(承擔)
幾乎在每一件不好的事情里,你都能找到自己的錯。問題是,你想不想繼續(xù)錯下去?
一位父親的懺悔
親愛的天父,可否寬恕我傷害了自己的孩子?我生長于貧窮的環(huán)境,所以我以為一間大房子可使他們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我不知道,其實我只要愛他們就夠了。
我以為金錢能給他們快樂,結(jié)果卻使他們認為金錢比人更重要。我以為責打能使他們堅強,能使他們知道保護自己,結(jié)果是我為了約束和教導他們,便不再講道理。
我以為讓他們孤單,會使他們學會獨立。結(jié)果卻使孩子在孤僻中沉淪。
我以為對所有的問題裝作若無其事,是維持家庭平靜的辦法,結(jié)果反而教會了他們逃避。
我以為在眾人面前假裝家庭幸福,能讓孩子們覺得受到尊重,結(jié)果卻教導他們隱藏問題,活在謊言里。
我以為做父親的責任只是賺錢,不離開家庭和供應(yīng)他們物質(zhì)的需要。但他們都覺得為人父者不僅應(yīng)當如此,這使他們必須憑猜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父親。
親愛的神,我希望你看到這篇禱告,因我的眼淚弄濕了好多字句。
評:他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那些錯誤就會漸漸離開自己。
(承擔)
如果能夠承擔別人承擔不了的重擔,這本身就已經(jīng)說明,你比別人更了不起。
守信一生
兌現(xiàn)承諾的歷程,平凡而偉大,“我幸福,因為我無愧于我的承諾?!?/p>
20世紀初,來美國的移民十分節(jié)儉,盡量把每一分錢都積存起來。弗蘭普斯科·羅迪便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銀行,吸收移民存款。1915年圣誕節(jié)前夕的一天,這家銀行的出納員外出午餐,這里只有羅迪。突然,三個蒙面歹徒?jīng)_進來,把羅迪關(guān)進廁所后,將銀行里的22 000美元席卷一空。儲戶聽到這個消息后,都蜂擁來提款。雖然羅迪盡了最大的努力兌付,但仍然不支,最后被迫清盤,宣告破產(chǎn)。250個儲戶共損失了18 000美元。
從此,羅迪家一貧如洗。他們失去了住宅、積蓄、存款和所有的一切,連家里一塊稍好的紅地毯也被人當債務(wù)拿走了。一位銀行家對羅迪說:“銀行遭遇搶劫,這是天災(zāi)人禍,既然已經(jīng)宣告破產(chǎn),你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存款也不用還了?!?/p>
羅迪說:“法律上也許是這樣。不過,我個人是要認賬的,這是信義上的債務(wù)。今后我一定要歸還!”
羅迪為了還債努力奮斗,他白天殺豬,晚上為人補鞋,還發(fā)動大一點的孩子上街賣報,幫人搬貨物。一家省吃儉用,積了一點錢,有了一定還債的條件了。羅迪聽說一位儲戶患了重病,生活困難,他就把那位儲戶十幾年前存的177美元還清了。
以后,羅迪一家積了一點錢總是先還給最困難的儲戶。羅迪聽說一位身患重病的寡婦無力撫養(yǎng)孩子,羅迪首先還給她一百元,另外每月還她十元,使她付清房租。羅迪還聽說一位儲戶欠了稅,有坐牢的危險。20年前他在羅迪這里存了一筆錢。羅迪連忙找到他,還了他的存款,使他免受牢獄之災(zāi)。但由于時間太長,許多儲戶記不清了,羅迪就在保險公司、教堂、開發(fā)商甚至是當?shù)貓蠹埳峡菑V告,尋找存款人。他從一篇新聞報道上,發(fā)現(xiàn)加利福尼亞有久未尋到的當年的三位儲戶,他便把存款分別寄給了他們。他們異常感動,其中兩個人把存款退了回來。請他轉(zhuǎn)寄給別的窮人或他們的孩子?! ?/p>
羅迪通過牧師的幫助,找到了90里外的一對老年儲戶。羅迪踏著深深的積雪,來到了他們家。幾十年來,他們的存款憑據(jù)都丟失了,但記得當年羅迪的儲蓄銀行的位置,街角的當鋪、鐵匠鋪等。羅迪認為,他們的說法是對的,便按他們提供的數(shù)目給他們兌現(xiàn)了存款。
1946年圣誕節(jié)前夕,銀行被搶31年以后,羅迪還清了250位儲戶18 000美元存款。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散居各地的羅迪的子女也再次團聚在一起,此時羅迪向過去所有儲戶或他們的子女寄出了一張賀年卡,賀年卡上附了幾句話:“我,佛蘭普科斯·羅迪曾經(jīng)經(jīng)營一家儲蓄銀行。1915年該行遭劫后,被迫停業(yè),但當時我曾向各位保證,日后必將存款歸還。經(jīng)過多年的奮斗,我們兌現(xiàn)了諾言,現(xiàn)在還清了所有的存款和利息,誠感欣慰。祝大家圣誕快樂!”
當最后一張賀卡寄出以后,羅迪說:“我幸福,因為我無愧于我的承諾!”
評:修煉也是一種還債,當你把生生世世欠下的債務(wù)全部還清,把靈魂上沾染的污垢全部洗凈,你也就得到了一個全新的生命,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