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七嘴八舌議論開了,說你這十分之一要有個數(shù)目;說空口無憑,應(yīng)立個字據(jù);說把獎金放在第三者手里,防止你大張賴賬。
閻曉舉手示意要畫像。大張說重獎之下,必有勇夫。有人要發(fā)言,請大家肅靜。閻曉說,想這前前后后的事兒,牛向西挺像個演藝明星。在臺上呢,演的是局長,很拿手,讓人看得肅然起敬;在臺下,是不是局長,很難說了。在評價人的問題上,社會上時常是“一面倒”,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昨天在臺上還在掌聲鮮花中受著寵,今天出了事兒,馬上狗屎一攤。我看有悖于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牛向西問題出在臺下:私欲膨脹,不能遏制,最后置黨紀國法于不顧,以身試法,問題是極其嚴重的。一言以蔽之,他是一個典型的偽君子。
不知誰插了一嘴:難道牛向西不是被糖衣炮彈打中的?大家哄笑。
只有二舀沒笑,說那是解放那陣兒的事兒,現(xiàn)在還用糖衣嗎?干脆就是明碼實價地交易。比如在干部問題上,社會不就是這樣流傳的嗎: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diào)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難說這種現(xiàn)象有多大面,不過沒誰敢否認這樣的現(xiàn)實吧?如果問牛向西違法違紀的原因,我想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單從主觀上分析,起碼有三個原因不可否認:入黨提干、掌權(quán)用權(quán)的動機不純;自我學(xué)習(xí)修養(yǎng)不夠;信仰不堅定、政治不成熟。他既要偽裝起來給人一個正人君子形象、開拓進取的形象、勤懇工作的形象,還要在行使權(quán)力時謀取一己私利、滿足貪占欲望,形成了裝神弄鬼的“兩面人”特征。
好啊,兩位副處長捷足先登,畫了一張“偽君子”和一張“兩面人”頭像,據(jù)我觀察,大家好像同意他倆并列進入提名口頭獎了?大張忽悠著。閻曉站起身,沖大張說,你可別打賴,怎么整出個口頭獎?不管你弄啥花樣兒,必須有含金量,否則我跟你沒完!說著揚起手臂就要捶打。大張嬉皮笑臉地說,有含金量、有含金量,不過我要是?。ㄈⅲ┠悖€要看你順不順從。眾人聽出了點意思,都“嗷嗷”地起哄。
田造文說,我不會畫像,也不想得你大張的啥屁獎,能舍得請咱們,就已出乎我的意料了。他講了一段牛向西向國家委領(lǐng)導(dǎo)匯報工作的場景。說平時一臉嚴肅的牛向西,在國家委領(lǐng)導(dǎo)面前,如一只溫順的小貓,厚厚的匯報稿背得滾瓜爛熟,匯報的數(shù)據(jù)能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問題找得不輕不重、措施談得清晰明了,神情、語速、措辭無可挑剔,那張圓臉蛋兒,自始至終是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