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縣委、縣政府院子里梧桐樹枝頭的樹葉稀疏而且泛黃,花池里的菊花、牡丹、月桂、芙蓉的樣子顯得比從前憔悴了許多。幾天前的一場秋雨,將空氣洗刷得有點清涼,藍天晴朗,白云悠然。
縣委書記于亮的辦公室里在開會,重要的會,是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碰頭會”。因為下午要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會議要擴大到“四大班子”全體成員和“法檢兩長”。所以,在此之前,主要領導一般會“碰個頭”,提前將上會的議題“通過”一下,然后再拿到擴大會上討論表決,通過后以文件的形式下發(fā)執(zhí)行或實施。一般拿到擴大會上的議題,基本上沒有不通過的,擴大會通過的決議只是一個合法的施政程序。
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一般是縣里有重要或者重大的事宜需要傳達、需要研究、需要討論、需要表決、需要通過,才將縣領導們集中起來商議,同時也有通報告知大家的意思??h里所有的重大決策和部署,都要通過這種會議做出決議并頒布實施。但在開會以前,所有在會議上需要傳達需要討論需要表決的議題,都要通過縣委書記審定同意后,以材料形式在會上散發(fā)給所有與會的縣領導。因此,什么議題上常委擴大會,什么議題不上常委擴大會,必須由縣委書記把關。
今天下午的常委擴大會,共有九項議題。
參加“碰頭會”的除縣委書記于亮外,還有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志國,縣委副書記老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魏繼明,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宗杰,一共五個人,當然由于書記主持,宗主任按書面材料念著匯報。
這九項議題,是九份材料,由相關的主管部門草擬,再由主管這些部門的縣領導把關,也是幾易其稿才報到于書記這里準備上常委擴大會的。此前,于書記大致瀏覽過了,現(xiàn)在則由縣委辦主任宗杰在“碰頭會”上向大家宣讀一遍。但念也不是全念,是挑著重點念,一般的只是簡明扼要說一下,大家沒補充的,就算通過了。今天的九項議題,重點是第三、第七、第八、第九這四個議題,其他的基本上屬于是貫徹上級會議精神和階段性的工作。對于前三個問題,大家都有表態(tài),也都有補充,但對于最后這個議題,就是將要以縣委、縣政府名義起草的《關于發(fā)展皇迷鎮(zhèn)文化產(chǎn)業(yè)的實施方案》中提及到的某些決策,出現(xiàn)了一些重大的分歧。分歧也不是大家的分歧,主要是于書記和周縣長的分歧,兩個黨政一把手意見不一致。
不一致主要集中在一點:三年之內,關閉皇迷鎮(zhèn)所有的煤礦和非煤礦山。
對于方案中的這一條款,于書記開始并沒有直接提出異議,而是這樣問周縣長的:“你知道,皇迷鎮(zhèn)所有的礦山企業(yè),全年的生產(chǎn)總值是多少?上繳的稅收是多少?占我們縣的GDP是多少嗎?”
周縣長想了想,推推眼鏡架兒說:“我讓縣財政他們核算過,生產(chǎn)總值八個多億,稅收兩個億,財政收入二百四十萬,占全縣的GDP的百分之三十?!?/p>
于書記又問:“那么,如果將這些支撐全縣經(jīng)濟命脈的財路斷掉,將來發(fā)展起來的文化產(chǎn)業(yè),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嗎?或者說,按你們這個實施方案中所描繪出的美好前景,你預計一下,我們這個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就算過個三年五年,能是一個什么狀況?能不能保持持續(xù)增長?”
“這個……”周縣長猶豫片刻道,“文化產(chǎn)業(yè),有其獨特的屬性,很多東西是無形的,現(xiàn)在計算具體數(shù)字,于書記,我真不敢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