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的性命(13)

我的大明王朝 作者:董永


同時,我詔命汪廣洋為中書省右丞相。

現(xiàn)在的中書省是一個山西人和一個高郵人主理了。

但是,李善長并沒有去位。

我知道,李善長是在保存實力,甚至還想擴充實力,也許要等到真的易相到他頭上時再亮出來。亮出來又怎么樣?現(xiàn)在我需要的是耐心,不急不躁,沒有十分把握就不走第二步。

星移斗轉(zhuǎn),到了洪武三年。

我詔命移江南富戶十萬到中原。

我期望楊憲和汪廣洋合作把這件事辦好。這樣,他們就能在中書省站穩(wěn)腳跟,使李善長病愈了也無法再插手進來。事實上,我對李善長是不是真的病得那么重,還心存疑問,上了年紀(jì)的人,誰沒有一點兒毛病,想挺,也就挺過去了,他為什么不想挺了呢?可能是因為他知道了我有易相之意,要用這樣一個稱病的辦法,把水?dāng)嚮臁?/p>

他不怕因此而失掉相權(quán)嗎?

我擔(dān)心自己小看了他。

好比是在對弈,他進了兩招,我也進了兩招。

沒有想到,我的棋子不頂用。

忽然有一天,御史臺上章指責(zé)汪廣洋為人不孝,奉母無狀。我原本以為是淮人勢力陷害他,就親自詢問,他說,確有其事,家中老婆兇悍,經(jīng)常挑起大小風(fēng)波,這一次又因為小隙,鬧得老母病重。

他請辭還鄉(xiāng),我當(dāng)即準(zhǔn)了。

百行孝為先,一個人如果背上了不孝之名,很麻煩。

這是我的第三著棋,所謂以退為進。我讓檢校暗中調(diào)查,知道了楊憲與汪廣洋并不是在合作,而是在相互爭斗,他靠壓制汪廣洋來取得淮人勢力的支持。我不應(yīng)該忘記,當(dāng)時正是李善長提出讓他去建中都,我過分地看重了各方勢力與地域的關(guān)系,沒想到,山西人也可以跟淮人結(jié)成同盟。

楊憲來見我,說了汪廣洋許多壞話。

他的意思是讓汪廣洋回老家的處置還嫌太輕。他知道,打蛇不死,必有后患,因此要斷了汪廣洋翻身的機會。換了李善長,下手也許還不會這么狠,他明顯地過頭了,我猜想這一次并不是李善長的主意,是他的棋子出了錯。

我說:“依你看,怎么辦才合適?”

他說:“他為人有失道德,可判流放,以誡世人?!?/p>

我準(zhǔn)了他的奏,下詔流放汪廣洋到海南。我要放長線,吊大魚,看一看楊憲到底還會怎么樣。又過幾天,李善長忽然來見我,先感謝我讓太醫(yī)為他治病,然后挑明來意,是為汪廣洋說情。他說:

“朝廷正是用人的時候,汪廣洋人才難得啊?!?/p>

“我要用人,總不會缺他這一個人?!?/p>

“皇上,據(jù)臣所知,汪廣洋家中,一邊是老母,一邊是悍妻,他在中間左右為難,并不是存心不孝之人?!?/p>

“他連家里事都管不好,怎么能幫我治國?”

我偏偏不準(zhǔn)他的奏,因為我知道了他的來意。他這一天氣色很好,分明不是一個病人了,他要我看到這個,好讓他回中書省重掌相權(quán)。他老謀深算,可能已經(jīng)想到楊憲奏請流放汪廣洋是過頭了,于是將錯就錯,重整旗鼓。

我還是讓他好好養(yǎng)病,保重身體。

又過幾天,有人密告,楊憲和元軍暗中聯(lián)系。

大約是他的一個舊相識,知道他正得勢,找他來混一個什么差事做吧。我不相信元軍會有用這種方法顛覆我大明江山的計劃,也不相信楊憲會謀反。大約是李善長先利用了他,然后,磨完了谷子殺驢。這是兩面派的下場,我現(xiàn)在正好需要除掉楊憲,所以暫時不管是誰指使的密告,來得正好啊。

我以謀反罪,立誅楊憲,籍沒其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