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塑造過的人物形象當中,諸葛亮是我最為鐘愛的。因此,我有意豐滿他的人物形象。在傳統(tǒng)京劇中,諸葛亮半人半仙,我和同事們一起,以七擒孟獲的故事為藍本,創(chuàng)排了新編歷史京劇《瀘水彝山》,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諸葛亮,對他的內(nèi)心世界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
前輩大師梅蘭芳先生曾提出“移步不換形”之理論,即京劇要改革,但改革必須有所顧忌。我在改革和創(chuàng)作時,有三個基本原則。
一是尊重京劇的傳統(tǒng)規(guī)律。我秉承“老樹開新花”的理念,即“花”雖然是新的,可它是在“老樹”的根基之上綻放出來的,仍然是“老樹”的一部分。也就是說,經(jīng)過改革的京劇雖然呈現(xiàn)方式有所變化,但仍然是京劇。為了不使《瀘》劇成為“話劇加唱”,我仔細揣摩了京劇板式、做派等對人物心理的表現(xiàn)功能。比如,為表達諸葛亮的矛盾心理,我將原來的“原板”轉(zhuǎn)“快板”,改為“慢三眼”轉(zhuǎn)“原板”再轉(zhuǎn)“快板”的遞進式板腔結(jié)構,使諸葛亮的情緒隨著內(nèi)心矛盾不斷攀升。
二是盡量運用傳統(tǒng)手段,摒棄大制作。聲光電匯聚一體,視覺效果固然極好,但這不僅是對國家財力、物資的極度浪費,更偏離了京劇的“根”。我們可以適當借助現(xiàn)代化的科技,但要明白藝術為主、技術為輔,本末倒置將會導致京劇的衰落,乃至整體文化環(huán)境的庸俗化。
三是要反復打磨出“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劇目。只有經(jīng)過潛心鉆研打磨的劇目,才真正對京劇發(fā)展有益處。因此,我沒有連續(xù)創(chuàng)排大型劇目,而是用6年時間悉心雕琢《瀘》劇,使其逐步成熟。如今,該劇已在全國十余個城市演出了上百場,不僅獲得了國家獎項、專家肯定,也得到了觀眾的好評。這是對我改革京劇思路的肯定,也是督促我繼續(xù)前進的一記快鞭。
近兩年,我在醞釀一個大的創(chuàng)作,即一部關于諸葛亮一生的連臺本戲《武鄉(xiāng)侯》,從初出茅廬一直演到五丈原歸天?,F(xiàn)在劇本已經(jīng)出爐,由我擔任唱腔設計,希望能在今年年底為觀眾奉獻第一本。
如今已進入一個文化強國的時代、文化外交的時代。我們需要帶國粹走出國門,通過文化交流來化解歷史陰影,通過京劇藝術溝通各國人民,搭建友好的橋梁。
長久以來,我們都只在國外演出武戲。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外國報紙如此評價:“中國的藝術家們以為我們不懂藝術,總是把他們給兒童看的東西拿給我們?!蔽乙庾R到,只有武沒有文的京劇不是京劇,必須要讓外國觀眾看一場文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