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皰疹,被醫(yī)生們認為是一種病毒感染疾病,跟鵝口瘡的致病機制相似,但不同的是,細菌攻擊的是細胞外部,而病毒針對的是細胞核,或者說是細胞內部。在兩種情況下,被攻擊的目標都只是那些衰弱的和不健康的細胞——也就是那些已經被破壞或已失去功能,及那些極易變異為癌細胞的細胞。更甚的是,膽結石可“庇護”一定數量的細菌及病毒,讓它們逃過肝臟膽汁的消毒作用,從而對機體抵抗力最差或已變衰弱的部份起作用。我們需要記住的一點是,只有在機體需要這些病菌起作用的時候才會發(fā)生感染。消化道需要膽汁來保持自身整潔。在缺少膽汁對腸道的保護的情況下,下一個移除有害物質的最好解決辦法就是請這些病菌來發(fā)揮作用。
膽結石還導致口腔的其他疾病。它們妨礙膽汁的正常分泌,依次使人體產生食欲減退及口腔唾液腺唾液分泌的減少。唾液可以用來清潔口腔及保持口腔內組織的柔軟濕滑。如果沒有足夠的唾液,破壞性細菌就會開始侵襲口腔。這樣會導致蛀牙、牙齦疾病及其他牙齒相關的疾病。然而,我們需要重申很重要的一點是,細菌是不會導致蛀牙的。這些病菌只會被口腔里那些已經充血、營養(yǎng)不良的、被酸化的組織吸引。
口里的苦味是由倒流入胃中的膽汁進入口腔而產生的。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主要腸道的阻塞。譬如,在便秘時會發(fā)生。部分腸道內容物沒有恰當地下行并順利排出體外,造成腸道堵塞,其后果是迫使膽汁、細菌、氣體、毒性物質和其他刺激性物質進入胃腸道的上段。膽汁會徹底改變口腔的酸堿值(即破壞酸堿平衡),使口腔的自我清潔作用受到干預,從而使其容易受到感染性細菌的感染。
下唇發(fā)生的口腔潰瘍也是由大腸里發(fā)生類似的堵塞而引起的。復發(fā)性的潰瘍(無論其位于任何一邊嘴角)也意味著十二指腸潰瘍的存在。至于舌潰瘍,視其發(fā)生的位置不同,表示對應消化道的相關部位受到炎癥侵蝕,譬如胃、小腸、闌尾或大腸等。
胃部疾病
如前面已經提到過的,膽結石及由其引起的消化障礙會導致膽汁的回流且使膽鹽進入到胃部。這種反常的機體行為會改變胃液的成分及胃部分泌的黏液量。胃部分泌的黏液能夠保護胃黏膜表面不受鹽酸的破壞。胃粘膜的這種保護“屏障”受到破壞或作用被削弱的情況則是我們所熟知的胃炎。
胃炎可分為急性或慢性發(fā)作。當胃內部的表面細胞(即胃上皮細胞)完全裸露在酸性的胃液中,它們會吸收胃液中的氫離子這樣會增加細胞內環(huán)境的酸度、抗衡基本的代謝進程,并且會引起炎性反應。更嚴重的情況是,可能會發(fā)生黏膜潰瘍(即胃潰瘍)、出血、胃壁穿孔,而當潰瘍侵蝕胃部或十二指腸的全層致其內容物進入到腹膜腔時會發(fā)生腹膜炎。
胃部的酸性物質侵蝕十二指腸黏膜則導致十二指腸潰瘍。具在很多情況下,胃部具有高度的產酸作用。食用太多需要分泌強酸來消化的食物,以及不正確的食物搭配,常常會破壞正常的產酸平衡。反流性食管炎,也即大家所知的“胃灼熱”,是胃酸返流到食管里,導致食管脆弱的組織受到刺激及損害所造成的。跟一般的觀點不同的是,我們認為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不是因為胃部產生過多的鹽酸物質,而是因為腸道里的廢物、毒性物質及膽汁反沖到胃部而產生的。在很多情況下,胃灼熱的發(fā)生是因為胃分泌的鹽酸過少,迫使食物在胃部停留過久而發(fā)酵。而服用解酸藥會更削弱胃對食物的消化功能,從而對胃及胃腸道的其他部分產生極大的傷害。
還有很多導致胃炎及胃灼熱的被確認的其他原因。包括過度飽食、食用強煎炸食物、過度飲酒、過度吸煙、每天飲用咖啡、經常喝汽水、食用大量的動物蛋白及動物脂肪、接受X線檢查、服用細胞毒性藥物、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抗炎藥物。食物中毒、高刺激性的食物、冰凍飲料、機體脫水及情緒壓力過大同樣會導致胃部疾病的發(fā)生。所有這些因素同時也會導致肝結石及膽囊結石的產生,而致使機體內發(fā)生惡性循環(huán),從而給整個胃腸道帶來極惡劣的破壞。最后甚至可能會形成胃部的惡性腫瘤。
目前多數的臨床醫(yī)生相信胃潰瘍是由一種病菌(幽門螺桿菌)致病的。服用抗生素藥物可以對抗這種病菌,通常能舒緩或停止?jié)兊睦_。盡管藥物不能阻擋潰瘍暫停后復發(fā),但是這種治療方法卻有很高的“治愈”率。然而,這種“治愈”的效果同時也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