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人做了君主,便能夠以仁正己施眾,受到臣民們的擁戴。湯以德行仁,民尊之為“圣賢之君”;文王視民如傷,民稱之為“仁德之王”。仁君在位,便會出現(xiàn)太平盛世,社會便會長治久安,人民便會安居樂業(yè)。人民之所以祖述堯舜,謳歌禹湯,憲章文武,就是因為他們有仁德,施仁政,行王道,具有卓越的治理天下的才能。
治理國家,既要有明君,又要有賢臣,明君有賢臣輔佐,便會國強民安。所謂賢臣,就是堅持行仁,以仁事君。例如,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五谷熟而人民育。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不合道義的事,縱使以天下財富為其俸祿,他也不屑回顧;縱使有四千匹駿驥系于眼前,他瞥也不瞥;倘不合道義,他粒米不肯與人,草芥不肯取諸人。周公欲兼學夏、商、周三代之王,以實踐禹、湯、文、武之勛業(yè),倘有不合當日情況者,仰面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即刻付諸實踐;他兼并了夷狄,驅趕了猛獸,百姓方得以安寧。
志士仁人,天下之賢士也,他們既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他們既求仕以救世濟民,又守道不貳,不喪志辱身。這些賢士樂其道而忘人之勢,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們居天下之廣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禮,行天下之大道——義;得志,偕同百姓循此大路前進;不得志,獨行其道,堅持其原則,富貴不能使之淫亂,貧賤不能使之移志,威武不能使之屈節(jié)。
圣君、賢臣和仁人志士,這些人才都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來造就??傊?,孟軻所欲從事的最初事業(yè),是力挽狂瀾,將人類失去的善性尋回來,培養(yǎng)“仁義禮智”的仁人君子,從而實現(xiàn)其“仁政”的政治理想。
聽著孟軻這些頗似孔子而又不同于孔子的仁政思想、人才思想和教育思想,公孫璽仿佛又回到了青壯年時代,自己正指揮著千軍萬馬,暴風驟雨般地席卷齊魯大地,所向無敵,威震諸侯。他這樣聽著、回想著,面前疊印出許多五彩繽紛的鏡頭——東海上那輪噴薄而出的朝陽,在升騰,在滾動,把它那無限的光和熱慷慨地拋撒于昊昊太空,莽莽大地;湛藍的夜空,高掛著一彎新月,點綴著數(shù)顆明星,其色若銀,其光如水,璀璨、晶瑩;巍巍泰山上的迎賓松,探身招手郁蔥蔥,風霜雨雪傲筋骨,千年萬載永年輕;滔滔東去的大河激浪,吞天噬日,摧枯拉朽,滌蕩著一切污泥濁水;茫茫大海上的燈塔,光芒四射,給航行的船只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漫漫戈壁灘上的綠洲,繁花似錦,綠草如茵,百鳥唱和,萬獸追逐,這里是沙漠的未來和希望;皚皚巨峰上的雪蓮,冰肌玉骨,傲寒而生,噴芳而笑……這一切令公孫璽眼花繚亂,如醉如癡,他將全力支持孟軻的事業(yè),哪怕是傾家蕩產(chǎn)。
告別了公孫璽之后,孟軻還用較長的時間拜訪了卿大夫、縉紳、三老和社會賢達,廣造輿論,爭取多方面的支持,以便有雄厚的社會基礎。孟軻所處的時代與孔子不同,私人辦學已蔚然成風,告老還鄉(xiāng)之官吏,宦海失意而辭官為民者,讀了書而未能出仕者,鄙薄仕途而不愿為官者,紛紛收徒設教,筑壇講學。這種私人辦的學校,發(fā)展到后來便成了私塾。各私塾的招生對象、培養(yǎng)目標、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自然各不相同。孟軻所欲辦的這所學堂,并不與公學和其他私學爭勢,第一,它的招生范圍不局限于地方,而且面向整個天下。第二,它“來者不拒”,不限于社會的上層,平民百姓的子弟亦可來拜師入學。第三,他招收的是具有相當學業(yè)基礎的青年,而不是須進行啟蒙教育的孩提。
在經(jīng)過了充分的醞釀和輿論準備之后,一方面是由公孫璽出面,派專人籌建學堂。另一方面是孟軻將自己的人才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方針、教育目的、招生原則和方法公諸于世,二者雙管齊下。
經(jīng)過一年零三個月的緊張施工,一所別致而小巧玲瓏的學堂落成于因利渠畔,它背依山阜,山雖不高,但風景卻秀麗,四季常青,象征著生活學習在這里的人朝氣蓬勃,青春常在;面臨因利渠,渠雖不深,但清澈的渠水滔滔汩汩,丁丁冬冬,常年奔流不息,標志著知識的源泉永不枯竭——這地點是孟軻選擇的。校園內(nèi)有堂——教室,內(nèi)——學生的宿舍,教師的辦公室兼宿舍在學生的堂與內(nèi)之間,以方便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并與學生打成一片。教室瓦脊草頂,門大窗闊,以保證室內(nèi)有充足的光線。除了堂和內(nèi)之外,校園還建有做飯的廚房,進餐的食堂,運動之場,游藝之室,洗墨之池,曝書之臺,可謂設施完善。校園的正東偏北有一角門,可通東院。東院有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是供日后藏書之用——這校園是孟軻設計的。后世有人在校園的西側建了一處斷機堂,于是這里便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建筑群,這大約便是今日孟廟的遠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