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節(jié):人性之辯 盡心之說(5)

孟子傳 作者:曹堯德


走訪歸來,樂正克與萬章找?guī)讉€志趣相同的同學(xué)合計了一下,決定輪流去照顧趙大爺?shù)纳?。大家各自壓縮生活開資,節(jié)約花銷,把節(jié)省下來的錢聚集到一起,解決趙老漢的衣食和治病的費(fèi)用;同時到社會上去募集,請賢達(dá)之輩捐贈一部分。青年人有的是力氣,這取之不盡的力氣,在善性的揮舞下能描繪出最美麗的圖畫,創(chuàng)作出最動人的詩篇;這用之不竭的力氣,在善性的驅(qū)使下,能創(chuàng)造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他們?yōu)橼w大爺院中鏟除了蒿草,室內(nèi)打掃了衛(wèi)生,身上洗得干干凈凈。他們挑水、做飯、端茶、喂飲食,攙扶著到廁所……凡趙大爺生活之所需,他們無所不為。這一切都是瞞著孟子和同學(xué)們進(jìn)行的,但隱瞞豈能長久,很快的孟子便知道了,并親自到趙修德家去察訪過。這是對同學(xué)們進(jìn)行性善教育的好教材,孟子自然不會放過。他大張旗鼓地進(jìn)行了表彰之后,說道:“人皆有不忍心干之事,擴(kuò)充其為所忍心干,則為仁;人皆有所不肯為之事,擴(kuò)充其至所肯為,則為義。換言之,人能將其不忍害人之心擴(kuò)而充之,仁則用之不盡,能夠?qū)⑵洳豢贤诙刺鴫閻褐臄U(kuò)而充之,義則用之不盡;能夠言行均不受人輕賤,所到之處,則無不合義了。何謂穿洞越墻之舉呢?士未可言而言,是以言語誘之以便自己取利;可以言而不言,是以沉默誘之以便自己取利,這些均屬穿洞越墻之類?!?/p>

不少同學(xué)在埋怨自己,同是孟門弟子,樂正克和萬章能去照料趙大爺,自己為什么就想不到呢?樂正克和萬章博聞強(qiáng)記,通古曉今,自己為什么就不能呢?他們帶著這個問題去請教孟子,孟子說:“人之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父母,待其長大成人,無不知敬其兄長。親愛其父母,仁也;尊敬其兄長,義也。樂正克與萬章等能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推廣擴(kuò)充善性仁義之結(jié)果。”

孟子說的并非全都正確,樂正克與萬章,哪里是什么不學(xué)而能,不慮而知!恰恰相反,他們倒是比別人學(xué)得更多、更刻苦;比別人更善于用腦,考慮問題更深刻、更全面、更周到。

曹嵩原是個很有作為的青年,他聰明絕頂,機(jī)智過人,博覽群書,出口成章,才華蜚聲遠(yuǎn)近,且儀表堂堂,是方圓數(shù)十里令人注目的美男子??上Лh(huán)境對他的成長不利,近來在向著墮落的深淵滑去,社會上的有識之士,無不為之惋惜。

曹嵩之父曹(yǎn),為魯國鎮(zhèn)守邊陲的將軍,其人雖行伍出身,但卻為官正直清廉,任上不帶眷屬。曹嵩為嫡妻蔣氏所生,也是曹嵩命毒,母親生他時難產(chǎn)身亡。蔣氏去世后,曹立誓不娶,后經(jīng)人苦勸,先續(xù)弦一大家閨秀,又納一煙花女子為妾。也是曹糊涂,將兩個如花似玉似的妻妾久拋鄉(xiāng)里,天長日久難免招惹是非和麻煩。特別是那煙花女子,蜂鉆蝶采慣了的,哪里能甘受這空房的寂寞,對那比他尚大一歲的美男子嵩兒,怎能不貓兒瞅魚似的垂涎三尺。縱然曹嵩是鋼鑄鐵打的漢子,也難經(jīng)錦光花美的炫耀,粉香脂凝的熏染,情真意切的慰貼,淫言蕩語的撩撥。曹嵩畢竟是七尺熱血男兒,骨肉之軀,不是個石頭蛋子,終于入港靠岸了……事過之后,他后悔,他羞愧,他懼怕,他痛苦,幾次想自殺,了卻此生,但卻沒有這個勇氣,于是愈陷愈深,不能自拔。曹回家探親,發(fā)現(xiàn)嵩兒意志消沉,精神頹靡,體質(zhì)下降,整日酗酒打牌,不思進(jìn)取,批評教誨,均無濟(jì)于事。他自然不會了解事情的真相,掌握兒子墮落的原因,隔靴搔癢,哪里會有什么效果。他訪得孟子為賢人,便帶領(lǐng)兒子來拜訪,希冀通過孟子的教誨,挽救他這不爭氣的兒子。孟子先將曹嵩暫留于書院,然后微服司訪曹嵩的村莊,歸來后毫不隱晦地將癥結(jié)全盤托出。曹嵩聞聽,抱頭大哭,痛不欲生。孟子并不作過多的批評責(zé)難,而是因勢利導(dǎo),循循善誘,鼓勵他加強(qiáng)修養(yǎng),把喪失的善性尋回來。孟子說:“……以大麥為喻,播種而耪之,倘其土地相同,播種時節(jié)相仿,便會蓬勃生長,夏至?xí)r成熟。雖有不同,則是因土地肥瘠、雨露多少、人工勤惰不同。故凡同類者,無不大體相似,何獨(dú)至于人類便懷疑了呢?圣人乃我之同類者。故龍子曰:‘不看足而編草鞋,我知其不會編成草筐?!菪嘟?,是因天下之足大致相同??谥谖?,有同嗜也,易牙早就摸準(zhǔn)了這一嗜好。倘口之于味,人各不同,且猶犬馬之與人類一樣本質(zhì)不同,那么,天下之人何以皆追求易牙之口味呢?一提到味,天下皆期盼有似易牙,足見天下人的味覺相似。耳朵亦是如此,一提到聲音,天下皆希冀有似師曠,足見天下人之聽覺相似。眼睛亦如此,一講到子都,天下人無不贊其美麗。不以子都為美,乃有眼無珠者。由此可見,口之于味也,有同嗜;耳之于聲也,有同聽;日之于色也,有同美。談到心,何獨(dú)就無相似之處呢?心之相同之處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早就懂得了人們內(nèi)心相同之理義,故理義之悅我心,猶美味之悅我口也。”

孟子將曹嵩留在身邊,每日苦口婆心地諄諄教導(dǎo),且使其廣泛接觸孟門弟子,耳濡目染,兩月之后,曹嵩的心態(tài)、意趣、思想境界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質(zhì)的飛躍——失去的善性又找回來了。

孟子將曹將軍請來書院,向他報告了曹嵩的轉(zhuǎn)變情況,并建議他將兒子帶走,改變生活環(huán)境。孟子說:“舜之居深山時,在家與木石同居,出門惟見鹿豕,無異于山中之野人。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便采用推行之,其力猶決堤之江河,勢不可擋。將軍把公子帶在身邊,每日進(jìn)善言,觀善行,前程將不可限量!”

曹將軍在書院里住了一夜,與孟子傾膝傾腸,千恩萬謝。

從此,孟子辦學(xué),又多了一個資金來源。

第二天一早,孟子送曹父子登程,彼此難分難舍。送君千里,總有一別,孟子駐足,目送曹氏父子離去。突然,曹嵩折身返回,一頭撲于思師的懷抱,淚如瀑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