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內容 從赫拉克利鳥斯王朝到拉丁王國的建立,君士坦丁堡希臘諸帝的繼承及其背景(641A.D.-1185 A.D.)
一、 緒論
我已經追溯圖拉真到君士坦丁以及君士坦丁到赫拉克利烏斯這一系列的羅馬皇帝,忠實敘述他們統(tǒng)治期間的安危禍福和利弊得失。帝國五個世紀的沒落期轉瞬而過,到土耳其人奪取君士坦丁堡為止,還有長達八百年之久的時日,需要努力不懈的爬梳整理。如果我保持同樣的方向,敘述類似的過程,就會用冗長而薄弱的筆調寫出一部卷籍浩瀚的史書。耐心的讀者要是想從中間得到教誨,或者作為消遣用來打發(fā)時日,即使花費如許的光陰,卻難獲得應有的報酬和收益。我們深入探索東部帝國的衰亡,經歷每一個階段和步驟,發(fā)現所?后續(xù)朝代的編年史,都讓撰擬?工作增加更多的困難。這些編年史一直在重復敘述冗長而不變的故事,內容多為國脈的衰弱和局勢的悲慘。然而經常和迅速發(fā)生的變遷,打斷事件因果之間的自然關聯(lián);微小情節(jié)的錯誤會產生累積作用,破壞整體史觀的真相和成效,而我們是靠著這種印象才能撰寫和修飾這部遙遠的歷史。從赫拉克利烏斯時代開始,拜占廷舞臺的面積變小而且暗淡無光,帝國的邊疆過去由查士丁尼的法律和貝利薩留的武力所定出的界線,在我們的注視之下從各方面向后退縮。古代最高尚的臣民,羅馬人的姓氏僅能保有歐洲最狹小的角落,不過是君士坦?堡郊區(qū)的一隅之地而已。
希臘帝國的命?可以與萊茵河相比,它的水流在會合大洋之前,早已被沙土吸收殆盡。那要經歷長久的時間和緩慢的進展,才會讓主權所及的范圍減少到我們視線之內,失去外表的光輝并沒有獲得德性和智慧這些高貴的稟賦當做補償。君士坦丁堡在最后淪亡的時刻,比起雅典最繁榮的年代還要富裕和興旺,看來是毫無疑問的事。想當年雅典所有財產的總額不過六千泰倫,就現在的幣值來說只合到一百二十萬鎊,為兩萬一千名成年男性市民所擁有。這些市民都是自由人,敢于維護思想、言論和行動的自由,平等的法律保障人身和財產不受?侵犯,他們在共和國的政府中行?獨立的選舉?,他們的個性鮮明,呈現出多彩多姿的面貌,看來像是市民的數量增加。每個雅典人在自由權利的保護之下,鼓動著競爭和自負的雙翼,渴望到達國家的最高階層,這個支配和指揮的顯赫地位,有些經過選擇的人物還想繼續(xù)高升,到庶民眼光所不及的程度。一個面積廣大和人口眾多的王國,從他們的經驗證明有建立豐功偉業(yè)的機會,不必去計算那些想象中數以百萬的臣民。雅典、斯巴達和他們的盟邦各自所占有的領土,面積并沒有超過法蘭西或英格蘭一個中等大小的行省,然而在樹起薩拉米斯(Salamis)和普拉蒂亞(Plataea)的戰(zhàn)勝紀念碑以后,根據我?的想象認為他們一定要向亞洲這個巨大的疆域擴展,那里的民族會被勝利的希臘人踩在腳下。拜占廷帝國的臣民僭用并且羞辱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名字,只能展現共同而又卑劣的惡習,不會因懦弱的個性減輕污染的程度,即使產生令人難忘的罪行,同樣難以激起英勇的氣概。
古代的自由人帶著高貴的熱情,復誦著荷馬(Homer)的名句:“俘虜淪為奴,豪氣失其半?!痹娙酥荒芸吹绞⑿杏诔鞘泻图彝サ呐壑贫人a生的效果,無法預測另一半的剛毅之氣被宗教的專制所消滅,對于俯伏在地面的教徒,不僅是行動還有思想都要施加桎梏。希臘人在赫拉克利烏斯后續(xù)各帝的統(tǒng)治下,受?雙重枷鎖所施予的壓迫,暴君自以為是永恒公正的法律,卻因臣民的習性而腐化和墮落。我們從寶座的施政、軍營的戰(zhàn)斗和學校的教誨中,尋找這些人的名字和特質,讓他們值得保存而不會被世人遺忘。但是這種努力只是徒然無益之事。我們所找出的目標,具備的缺點和過錯也無法用畫師的技術和手法來彌補。在這八百年里,前面四個世紀處于濃云密布的狀況,偶爾出現一些微弱和中斷的歷史光芒,在這些皇帝的傳記中,從莫里斯到亞歷克修斯,只有馬其頓人巴西爾成為一部單獨作品的主題,當時的各種記錄有的根本就不存在,也有很多喪失或是不夠完整,對于較?近代的編輯而言,由于史料的缺乏使他們的權威受到懷疑。后面這四個世紀可以免于資料不足的指責,君士坦丁堡執(zhí)掌歷史的文藝女神,隨著科穆寧家族同時復活,但是她的作品外表過于俗麗,動機有欠高雅和厚道。還有很多的僧侶或廷臣,都跟著前人的腳步走向奴性和迷信的同一道路,他們的視野非常狹窄,對事物的判斷毫無效用或產生誤導,我們合上冗贅和貧瘠的史籍,仍舊對于事件的起因、角色的個性和時代的習俗一無所知,然而他們卻大加贊譽或深為譴責。對一個英雄人物的刻畫可以及于全體人民,刀劍所發(fā)揮的力量從而傳達到文筆,從經驗可以得知,歷?的聲調隨著時代的精神在不斷起伏。
要不是我認為拜占廷帝國的命運,從消極方面來說,關系著極為燦爛而重要的變革,可以改變世界的現況,那么以上述的考量來說,就會不理睬這些希臘的奴隸和卑躬屈節(jié)的歷史學家,個人一點都不會感到遺憾。帝國喪失的行省是一塊很大的空間,紛紛出現新成立的殖民地和崛起的王國,并很快的興旺起來。被擊敗的民族原先所具備的和平與戰(zhàn)爭的積極效能,轉移到獲勝的民族。我們要探索東部帝國衰亡的因果關系,完全在于他們的起源和征服以及他們的宗教和統(tǒng)治。有了這么豐富和各式各樣的史料,敘述的范圍就會吻合我?計劃和我的作品。如同伊斯蘭教徒在每天的祈禱那樣,不論是在菲茲(Fez)還是德里,都必須轉向麥加神圣寺廟的方向,所以歷史學家應該將眼光注視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漫游的行程可以包括阿拉伯和韃靼地區(qū)的荒野,研究的范圍還是局限在羅馬帝國逐漸縮減的國境之內。
我根據這個原則對作品最后兩卷擬定目前的寫作計劃[譯注]吉本在第一卷的序言中提到,要將羅馬的衰亡分為三個階段?,F在前三卷涵蓋的時間與第一階段相同,第四卷敘述第二階段的部分,所以前四卷整個時間約為四百年。最后兩卷涵蓋?二階段大部分和第三階段,全部時間約為八百年?因而形成頭重腳輕的現象。本章的重點從赫拉克利烏斯的逝世到拉丁王國的建立,時間長達五百年,只能概要略述經過,吉本認為無法進行深入的評論,所以不加任何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