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講 無一日不讀書:耕讀傳家(2)

酈波評說曾國藩家訓(上) 作者:酈波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不過是為了考科舉而死讀書,純粹屬于應試教育,這種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的觀點不值得強調(diào)。所以,我記得十幾年前在反對應試教育的時候,還有過“讀書無用論”的觀點,也還流行過一陣。

你要認為曾國藩主張的“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只是為了應付科舉,只是為了應試,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個最有力的證據(jù)就是曾國藩自己的兩個兒子。

曾國藩的大兒子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曾紀澤。曾紀澤從小在父親的培養(yǎng)和熏陶下,特別喜歡讀書,正好他爹書又多,所以他簡直可以算是博覽群書了。但在僅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之后,他就跟他爹說自己不想?yún)⒓咏酉聛淼目婆e考試了,因為他不想為參加科舉而讀書。

要知道,這在封建社會那種“學而優(yōu)則仕”,而且只能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出仕的社會里,這種想法簡直是駭人聽聞。有讀書人主動愿意不參加科舉考試的,這簡直就是聞所未聞。像明代的唐寅唐伯虎,就是因為糊里糊涂地卷進一場科考案,結果被終生禁止參加科舉考試,以至于他孤憤激狂,后來雖然藝術成就巨大,但這一直是他心頭最大的痛楚。

現(xiàn)在曾紀澤要主動放棄科舉考試,而曾國藩自己就是通過科舉考試混出頭的,所以按情理來講,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事實上,曾國藩的幾個弟弟,也就是曾紀澤的幾個叔叔,他們都覺得這個侄兒瘋了,竟然會有這個念頭,想想大哥曾國藩也不會同意。

但出人意料,曾國藩還就一點沒含糊,很明確地支持兒子的想法。說不考就不考,那要不考科舉,你喜歡學什么呢?

曾紀澤表示喜歡學西方的社會科學,還喜歡學英語。曾國藩一聽,那好啊,只要是努力讀書、學習,當?shù)奈抑С帜恪:髞?,就是在曾國藩的支持下,曾紀澤成為晚清少數(shù)早期接觸西方科學與文化的人。他除了英語之外,還精通法語與俄語,所以他后來成為當時最有名的外交家。

曾紀澤的弟弟曾紀鴻也是這樣,也不喜歡科舉考試,他喜歡數(shù)學,曾國藩就特別支持他研究數(shù)學。結果曾紀鴻還真是個數(shù)學天才,不僅有好幾本數(shù)學專著,還獨辟蹊徑,把圓周率推算出小數(shù)點后一百多位,在當時世界范圍內(nèi)也處于領先的水平。后來,曾紀鴻還寫出了我們中國最早的一本電學專著。

從曾紀澤與曾紀鴻兩兄弟身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曾國藩所主張的“讀書改變命運”并不是為了簡單的應試、為了科舉考試。

那么,曾國藩所說的“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曾國藩家書》里有明確的答案,曾國藩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yè)之事,以圖自衛(wèi)其身?!?/p>

這話什么意思呢?是說讀書對于人生只能起到兩個關鍵的作用。

排在第一位的,是讀書可以立志,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培養(yǎng)出人生的信仰來,從而使我們發(fā)現(xiàn)人生的意義,成就人生的價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