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相信世界上任何人都有職業(yè)疲憊一說,尤其像我們這類從事見不得光職業(yè)的人,自古馬賊可以招安吃皇糧,而現(xiàn)代大街上舉著砍刀砍人的混混,若干年后可能搖身一變成了某桑拿洗浴中心的老板。形勢所需,我們自然免不了附庸風(fēng)雅,畢竟冒著蹲窯子的風(fēng)險成天在地下偷死人的東西,絕不是長久之計。
做生不如做熟,我們縱然是半路出家,但多少還是有點那方面閱歷的,當朋友一家在北京南三環(huán)潘家園古玩市場的鋪子要轉(zhuǎn)讓的時候,我便毫不猶豫地盤下了它,把它作為新生活的開始,努力逃避著那本就不該屬于我的噩夢。
這里的經(jīng)營模式大概分三種,一種是地攤,就是那種在走道位置一溜排開的古董小攤,顧客走那兒經(jīng)過都會看見,這時候就得吆喝招呼,討價還價。不過我覺得我們干不了這個,主要還是臉皮太薄,磨不開面子去擺地攤和別人扯著嗓子搞價,蹲在地上看人也得抬著頭。另一種是高級商鋪,裝修華麗氣派,光從門面上一看就知道是接待高端客戶的,所以一般顧客見了這氣派也都是直接繞過,這種鋪子真正稱得上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不過這費用極高,不光租金高得嚇人,管理費、人工費、裝修費也高得離譜,還得做好半年不開張的心理準備,沒點底子和背景根本折騰不起。權(quán)衡之下我們選擇了折中的一種,是那種開放的鋪面,就像商場里的柜臺一般,不過比柜臺要大得多,里面也有地方可以邀請顧客坐著喝茶談事,我們的這個鋪子分內(nèi)外兩間,幾個博古架擺著各式的古董,其實大多數(shù)是不值錢的,只不過樣子好看,行家里手一眼就能看出來,真正的好東西是不會這么大庭廣眾地擺出來的。
北京的夏天比我們老家更要難過,在老家村里熱了好歹還有個巨大的天然游泳池——關(guān)月湖,而在這兒整天游歷在汽車尾氣和桑拿般的熱空氣里,唯一的解暑辦法就是將空調(diào)開到最高,然后拼命地喝水。
“歡子!這都多少天沒開張了,這樣下去哥幾個怕頂不住啊!”二蝦在一旁一邊狂搖著扇子,一邊對我道,“你瞧那鄰家女孩,也不知道是得了哪門子法寶,整天生意好得很,咱弟兄的風(fēng)頭全他娘的讓她蓋了!”
我聽他這么一說,轉(zhuǎn)身望向隔壁相鄰的鋪子,但見鄰家女孩正和兩位脖戴金鏈的客戶一邊品茶一邊侃侃而談,不時地和聲大笑,與我們這邊的冷清形成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