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者眼里,初次進賈府的黛玉應(yīng)該已經(jīng)是個發(fā)育正常的少女了,這樣的觀點一般是受到了影視劇的影響。影視劇是為了追求視覺效果,總不能寶玉、黛玉一出場還是乳臭未干的小兒,所謂的“木石前盟”豈不成了不健康的早戀現(xiàn)象了?《 紅樓夢 》不也就成了兒童劇了?當(dāng)然實際并非如此。
在書中,賈雨村出任林黛玉的老師時黛玉只不過年方五歲,賈雨村教了她一年之后,黛玉的母親賈敏去世,林黛玉不勝悲傷,于是賈府來信說要接黛玉去京都教養(yǎng),這才有了林黛玉進賈府的故事。紅學(xué)界也有不少研究者一直在爭論關(guān)于林黛玉初進賈府的年齡問題。因為關(guān)于林黛玉的年齡問題,作者一直沒有給出過特別明晰的描寫,這也正是作者出于刻畫林黛玉沒有面貌界限沒有年齡界限的需要。但從文中的故事發(fā)展來看,林黛玉六歲時離開了家鄉(xiāng),即便在當(dāng)時交通不暢的情況下,從姑蘇到京城也不過一個多月的路程,所以,林黛玉來到賈府的確切年齡應(yīng)該是六歲。而寶玉的年齡比林黛玉大一歲多不到兩歲,那個時候的年齡應(yīng)該是八歲。當(dāng)然,這個年齡都是以古代的虛歲制來算的,因為在古代,把剛剛出生的小孩子的年齡算作一歲,實際上按今天的周歲制來看,黛玉初進賈府的年齡其實還是五歲。所以,日后的寶玉之所以把黛玉看得比寶釵親密,很大一個原因是說自己和林妹妹“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如果寶黛初會時兩人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那何來“一起長大”之說呢?在電視劇中,林黛玉一出場就像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這并不符合原作精神,只是電視劇這種藝術(shù)形式的需要而已。
《 紅樓夢 》中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筆下寓意極深的一個女子,生于盛時,死于華年,是詩的精髓,是花的魂魄,符合花的秉性氣質(zhì)。在作者原書構(gòu)思中,以故事的時間進度推移下去,林黛玉死亡的年齡是虛歲十七歲。當(dāng)然,在古代,女孩子十五歲及笄,便是成年人了,可以嫁為人婦生育子女。但以現(xiàn)代人的年齡計算方法來看,還屬于未成年。一個少女用她整個的青春期演繹了一段傳世的絕戀。干凈,純真,絕望,黛玉的吸引力正在于此。她是花的精髓,是童貞的化身。好比西方人迷戀的愛情故事《 羅密歐與茱麗葉 》中的茱麗葉,從愛到死,也只是個十四歲的半大孩子。林黛玉也好,茱麗葉也好,我們給予一切美好的崇拜,但對于愛情本身,還是應(yīng)該再作考量。年輕,所以會失敗。這樣的例子,不只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