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洛陽的總司令是被劉淵稱作“我家千里馬”的侄子劉曜。洛陽城破,懷帝做了俘虜,劉曜把惠帝的皇后、絕世美女羊氏納為己有。時間是永嘉五年(311)六月,晉此時事實上已滅亡。
晉朝的皇族基本上都死了。只有曾被成都王追殺過的瑯琊王司馬睿秘密地逃回封地。他聽從了瑯琊王氏王導的建議,將建業(yè)(南京)作為自己的根據(jù)地。
洛陽陷落后,其實懷帝兄長的兒子司馬鄴曾在長安做了一陣子皇帝,稱為愍帝。這個愍帝也被抓,送往平陽并遇害。逃到建業(yè)的瑯琊王此前一直自稱晉王,在確認愍帝之死后就稱帝了。為了避諱愍帝名字中的鄴,建業(yè)此后改稱建康。一般把這個新王朝稱為東晉,而把在洛陽和長安滅亡的晉稱為西晉。
東晉第一代皇帝司馬睿登基是在太興元年(318),稱為元帝。這個政權(quán)是靠在山東有超群經(jīng)濟實力的瑯琊王氏和當?shù)赝林缽姷穆?lián)合所維系。如前所述,八王之亂以來,不少人士避難南方。東晉把北伐收復(fù)失地作為國策。
就這樣,中國再度迎來了分裂時代。南北時代的南方政權(quán)為東晉,而在北方,各民族建立了很多短命政權(quán),共五族十六國。史家稱之為“五胡十六國”。因“胡”的稱謂有蔑視的意味,所以現(xiàn)代中國多把南方的東晉也算了進來,并稱東晉十六國時代。
4
司馬睿在建康登基的那年,劉聰死在平陽。太子劉粲即位,但被皇太后的父親所殺。劉粲是個沉湎酒色的昏君,還把手伸向了剛滿二十的皇太后。可能是把生母以外的父親妻妾納為己有的匈奴傳統(tǒng)還在吧?;侍蠼鶞实母赣H為此發(fā)怒,把留在平陽的劉氏悉數(shù)殺死。他向東晉派出使者,但沒過多久就被臣下所殺。南匈奴以劉氏為名,可見其正在漢化,但太子粲這樣的情形也反映出了匈奴的特點。
“千里馬”劉曜此時還在長安,他在去往平陽的途中被擁戴即位,于是折返,以長安為國都,立羊氏為皇后,改元光初。羊氏就成了晉朝司馬氏和匈奴劉氏的兩朝皇后。劉曜問羊皇后,自己和司馬兒(惠帝)哪個好。這真是個愚蠢的問題。
——陛下開基之圣主,彼亡國之暗夫,何可并言!
這是羊皇后的回答。被說成是暗夫,大概死去的惠帝也難以瞑目吧。
劉曜把國號由漢改為趙。他所屬的南匈奴屠各部,漢化度雖然極高,卻有很強的匈奴意識。那個很容易和漢族的漢混淆的國號,應(yīng)該不會有人喜歡吧。劉曜曾被伯父劉淵立為中山王,而中山是從趙分出來的國家,因此他在應(yīng)該算作秦地的長安,選擇了趙的國號。
同為匈奴的羯族石勒消滅了王衍十萬之眾,也在謀劃自立。劉聰死后,石勒回到河北省南部的襄國,在此即位。此地曾是趙的舊地,于是他也把國號定為趙。
就這樣,劉淵的匈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趙國。二者同時存在,故而史家把先滅亡的劉曜政權(quán)稱為“前趙”,石勒政權(quán)稱為“后趙”。“千里馬”在即位后就開始墮落,成了一個大酒鬼。與此相對,曾是文盲的石勒設(shè)立“君子營”,集中了有學識的漢族人,建立秘書集體,認可各民族按各自的風俗習慣生活。
石勒確實是個明君,而他的侄子石虎非常勇猛,殘忍程度可稱得上是人間罕見的。石勒十三年(后趙不用漢的年號制,以即位幾年來稱呼。相當于328),后趙破前趙。原本的千里馬劉曜也因酒色成了駑馬,邊喝酒邊打仗,做了俘虜后被殺。
后趙的中山公石虎于次年捕殺了劉曜的太子劉熙,前趙就此滅亡。這一次,石虎在洛陽坑殺了匈奴屠各部五千多人。333年石勒死后,石虎殺了太子石弘,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的石虎可以說仍然是個惡魔。他把宮女的頭砍下來放在器皿中凝視欣賞,和牛羊肉一起煮食,殘忍殺人的時候甚至不會介意自己的兒女也在場。另一方面,他又崇拜出身龜茲的僧侶佛圖澄,做前面的事情是因為相信佛圖澄的詛咒術(shù)。
石虎曾在石勒的命令下,認了一個叫冉瞻的漢人做養(yǎng)子。據(jù)說冉瞻的兒子冉閔是個勇猛絕倫的人物。不管是劉曜還是石虎,雖說都是別人的侄子,也是養(yǎng)子。把優(yōu)秀的人物收為養(yǎng)子,是打算把他當自家人使喚。養(yǎng)子的確都很活躍,但結(jié)局往往是政權(quán)被他們所篡奪。冉瞻的兒子冉閔也是這樣。石虎死后,十三個兒子中有八人因自相殘殺而死,還有五個被冉閔所殺。石虎的孫子共有三十六個,也被殺得一個不剩。不止是石虎的家族,冉閔懸賞收集匈奴羯族的首級,因此整個部族都被殺??梢哉f這是石虎在洛陽坑殺屠各部五千人的報應(yīng)吧。
——高鼻,多須,濫死者半。
說當時雖然不是羯族,但因鼻高胡須多而被殺的就有大半。中國史書中能零散見到人種方面的特征,大致是從這個時代起才有的。
冉閔建立了叫魏的漢族王朝,但被鮮卑族的慕容氏打敗,三年后亡國,自己也被殺。
關(guān)于鮮卑有各種說法,《后漢書》認為鮮卑是曾在戰(zhàn)國時代讓匈奴頭疼的東胡分支。東漢利用鮮卑,實施了對北匈奴的討伐。鮮卑族出了個叫檀石槐的英雄后,轉(zhuǎn)眼之間就變強了。這也是游牧民族一出英杰就瞬間強盛起來的一個例子吧。而在最初的利用過后,東漢也開始頭疼鮮卑族的侵犯了。檀石槐在和漢族接觸的過程中,認為鮮卑不能強大的原因之一是沒有世襲首領(lǐng),于是他開啟了世襲制。然而也許是信不過兒子們的才能,他把鮮卑族分成了幾個部。他大概是預(yù)見到如果繼任者沒有自己這樣的能力,就無法統(tǒng)治整個鮮卑,所以才這么做的。
魏晉的時候,鮮卑族分為慕容、宇文、乞伏、拓跋和段五部。結(jié)束五胡十六國林立局面的北魏,就曾是鮮卑的拓跋部。
而消滅了冉閔的鮮卑慕容部創(chuàng)立了稱為燕的政權(quán)。四世紀中葉,在中國北方最為強盛的,東有鮮卑諸燕(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有藏系氐氏前秦、羌族后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