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聽完之后,又問王翦。王翦咬著牙,冷冰冰地拋出一句話,攻打楚國,沒有六十萬大軍絕對不行。王翦的意思是若要攻打楚國,必須傾全國之力。
聽了王翦的話,嬴政說,王將軍老嘍,變得如此膽怯呀!還是李將軍少年果敢,壯勇剛毅,他說得對。于是派李信與蒙武帶兵二十萬攻打楚國。
王翦見自己的建議不被采納,就借口有病,回家鄉(xiāng)養(yǎng)老去了(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于頻陽——《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李信和蒙武分兵擊楚,一開始大敗楚軍,攻勢非常順利。于是,他帶領(lǐng)部隊繼續(xù)向東進發(fā),想與蒙武在城父(今安徽亳州)會師,再聯(lián)手攻打楚國都城壽春(今安徽壽縣)。然而,讓李信意想不到的是,楚軍起初并沒有全力抵抗,當李信東進與蒙武會合之時,楚軍卻悄悄地尾隨跟蹤,突然發(fā)起進攻。而且,楚軍連續(xù)作戰(zhàn),三天三夜晝夜不停,邊追邊打。結(jié)果,李信率領(lǐng)的秦軍大敗,兩個軍營被攻破,七個都尉被殺死。秦軍落荒而逃。
李信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嬴政那里,嬴政極為震驚,他立即乘快車奔赴頻陽,一見王翦便道歉說,我沒采納您的建議,李信果然讓秦軍蒙受了恥辱?,F(xiàn)在聽說楚軍正向西逼進,將軍您雖然染病,難道忍心丟下我不管嗎?王翦推辭說,老臣有病,昏聵無能,大王還是另擇良將吧。嬴政再次表示歉意道,好啦,將軍不要再說什么了!王翦回答說,大王一定要用我,非六十萬大軍不可。嬴政滿口答應(yīng),只要將軍領(lǐng)兵,一切聽從將軍安排。
于是,王翦率領(lǐng)六十萬大軍兵發(fā)楚國。秦王嬴政親自到灞上送行。臨行之時,王翦請求嬴政多賜給他良田、豪宅、園林。嬴政說,將軍盡管上路,何必擔(dān)心家里日子過不好呢?王翦答道,我為大王帶兵,從來不想裂土封侯。只想趁著大王器重我的時候,多給子孫后代置些家業(yè)。秦王嬴政聽完之后,哈哈大笑起來。
行至函谷關(guān),王翦又前后五次派使者回朝請求多賜良田。有人問道,將軍索要家業(yè)是不是要得太過分了?是不是太貪婪了?王翦說,這個你就不懂了,秦王是個多疑的人,現(xiàn)在我把秦國全部的軍隊都握在手中了,要是我不以給子孫多掙產(chǎn)業(yè)為由多提要求,秦王會對我不放心的。
可見,王翦不僅擁有帶兵打仗的卓越軍事指揮才能,也具備精明冷靜的政治頭腦。貪財?shù)娜耸遣粫衅渌我靶牡?,所以王翦就以貪婪為掩護,表面上看是為了大大地撈取一把,實則是讓嬴政對他放心。一個軍事將領(lǐng),有這種頭腦,確實不簡單。
楚軍剛剛打敗李信大軍,氣勢如虹。這時,王翦則堅守壁壘,讓士兵吃好玩好,不主動出擊,以此挫挫楚軍銳氣。等楚軍銳氣全失、僵持無功轉(zhuǎn)移部隊之時,養(yǎng)精蓄銳的秦軍傾巢而出,結(jié)果楚軍大敗。王翦用了三年時間,最終完全平定荊楚。在秦國兼并六國道路上,第二個難于應(yīng)對的對手楚國就這樣被王翦吞掉了。
與此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與李信也平定了燕國。
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又派王賁進攻齊國,俘獲了齊王田建,滅掉了齊國。
從上述事實可以看出,王翦父子二人各自滅了六國中的兩個——王翦率領(lǐng)秦軍消滅了趙國、楚國這兩個最強硬的對手,王賁則滅掉了魏、齊。至于燕國,王翦是大敗燕軍的主力,王賁則掃平了燕軍殘部。換句話說,燕國是王翦、王賁父子共同滅掉的。這樣算來,這父子倆一共滅掉了六國中的五國。
王翦因其顯赫的戰(zhàn)功,成為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王翦是幸運的,他深得嬴政信任,完成了殲滅六國的歷史使命。嬴政憑借著王翦、王賁父子的驍勇善戰(zhàn),才最終完成了兼并六國的歷史大業(yè)。
王翦確實有不凡的軍事才能,但是,他之所以能成為名將,主要是因為嬴政慧眼識英才。倘若他生活在趙國的亡國之君趙遷那里,恐怕就不會這么幸運,也可能會像李牧一樣被秘密處決。
所以,人才的作用要想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得有一個條件:他必須得到他的上級大膽授權(quán)與堅定支持。
嬴政在兼并六國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犯過什么大錯誤,比如說消滅六國的順序,軍事、外交兩手并用的大政方針。嬴政所犯的唯一錯誤是,滅楚之時輕信了李信之言,派李信帶二十萬軍隊滅楚,結(jié)果大敗而歸。然而,嬴政在得到李信戰(zhàn)敗的消息后,立即驅(qū)車登門,向王翦坦然認錯,力勸王翦出山,并滿足了王翦的所有要求。于公,嬴政同意派出六十萬秦軍,由王翦一人指揮。于私,王翦數(shù)次要地、要房產(chǎn),嬴政統(tǒng)統(tǒng)予以滿足,這在秦國歷史上和戰(zhàn)國歷史上都是破天荒的。對于犯了重大錯誤的李信,嬴政也未誅殺,而是寬大處理,允許他改正錯誤。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