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獅小子(3)

第四只手 作者:(美)約翰·歐文


看來遲早會是他的主播位子,依然沒他的份兒,意外發(fā)生后,華靈福的機會更是渺茫,有位執(zhí)行長說:“這事有點敏感?!庇姓l在收看晨間或晚間新聞時,會想見到播報新聞的,竟是個任憑自己的手給一頭餓獅子一口咬掉的可憐蟲呢?那件事從頭到尾歷時不到三十秒--整條新聞的播放時間只有三分鐘--然而只要是家里有電視的人,一個也不漏,統(tǒng)統(tǒng)都看到了。事后兩個禮拜,全球的電視不斷重播這段畫面。

事發(fā)時,華靈福在印度;他任職的那家全新聞電視網(wǎng),因為嗜好報道天災人禍,常被媒體界一些自認高尚的精英分子譏稱為“國際災害”或“災難頻道”。那一回,他們派他到古吉拉特邦(Gujarat)采訪一個馬戲團。(凡是腦筋清楚的電視網(wǎng),都不會派記者從紐約到印度采訪一個馬戲團。)

“偉哉象頭神馬戲團”在居那加德(Junagadh 編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轄縣,以亞洲獅的保護區(qū)而聞名)公演,團內(nèi)有位表演空中飛人的藝人,一位少婦,失手墜落,她是位表演無安全網(wǎng)“飛行”的好手--飛行是空中飛人的行話。她從二十四米的高處落地,竟逃過一死,而在地面上企圖接住她的丈夫兼教練,卻因此送了命。她急速墜落的軀體壓死了他,然而他終究阻斷她下墜的路徑。

印度政府迅即宣布,即日起禁止無安全網(wǎng)飛行,“偉哉象頭神馬戲團”連同印度其他小馬戲班,抗議這項禁令。政府當中有位部長是個熱心維護動物權的人士,多年來一直設法禁止印度馬戲團用動物表演,有鑒于此,馬戲團界對政府的各項干預皆十分敏感。何況,“偉哉象頭神馬戲團”激動的團長在鏡頭前是這么告訴華靈福的:每天下午和晚上帳篷里觀眾席上座無虛席,都是因為空中飛人表演時沒設安全網(wǎng)的緣故。

華靈福注意到,這些安全網(wǎng)損耗失修的程度,令人震驚。帕特里克站在又干又硬的泥土地,也就是帳篷內(nèi)的“地板”上,抬頭往上看,只見交錯的網(wǎng)眼已破爛不堪。破損的網(wǎng)子酷似巨大的蜘蛛網(wǎng),被一只驚惶掙扎的鳥整得潰不成形。這面網(wǎng)能不能承接墜落的小孩都大有疑問,遑論大人。

表演的藝人多半都還是孩子,其中又以女童居多。他們的父母把孩子賣給馬戲班子,指望他們能有較好(意即較安全)的生活,然而“偉哉象頭神馬戲團”卻是在刀口下討生活,激動的團長恰好說明了一樁事實:觀眾每天下午和晚上擠在帳篷里,等著看意外發(fā)生,而在意外中受害的,往往是兒童。這些獻藝的小孩是頗具天分的業(yè)余藝人、是身手不差的小小運動員,可是他們沒受過多少穩(wěn)當?shù)挠柧殹?

凡是優(yōu)秀的記者,都會想要把馬戲班里為什么多半是女童當成采訪的題目,而不論你是否相信華靈福的前妻對其性格的評斷,他的確是優(yōu)秀的記者。他的才智主要來自于他的觀察力,電視工作教會他一件事,必須在苗頭顯示有事要發(fā)生前,迅速行動、趨近采訪。

迅速行動、趨近采訪是電視最見仁見智的一項特性,電視乃受危機所驅動,并不在意成因。在帕特里克為全新聞電視網(wǎng)進行的采訪任務中,最令他感到失望的就是,一條更重要的消息往往不是漏掉了,就是被忽視。舉例來說,印度馬戲班子的兒童藝人以女孩占多數(shù),是因為她們的父母不想讓她們下海成妓女,而更慘的是,沒賣進班子里的男童,都淪落成乞丐。(不然就只有挨餓了。)

可是,這并非帕特里克·華靈福被派去印度采訪的題目。有位空中飛人,一個成人女子,從二十四米的高處倒栽蔥似的急遽下墜,落到丈夫的懷里,活活把他壓死,印度政府采取干預行動,裁定表演空中飛人時須設安全網(wǎng),結果引起印度各馬戲團抗議。連新近喪偶的那位空中飛人,也就是那個失手墜落的女人,都加入抗議行列。

華靈福在醫(yī)院訪問了她,她因為臀部斷裂,脊椎也承受若干不明的損傷,不得不在醫(yī)院療養(yǎng)。她對他表示,飛行之所以顯得特別,就是因為飛的時候不設安全網(wǎng)。喪夫之慟當然令她傷心,不過她的丈夫生前也是空中飛人,以前也曾墜落過,當時保住了一條命。不過,這位喪夫的婦人暗示,說不定他其實并沒逃過頭一次的失誤,可以想見的是,她墜落在他身上的這回事,才真正顯現(xiàn)前頭那樁未完成的事件的真實結局。

這下子有意思了,華靈福心想。但是他那位備受眾人輕視的總編輯,對這段訪問并不滿意。而且紐約新聞部所有人都認為,這位新寡的空中飛人看上去“太冷靜”,他們比較喜歡見到苦主歇斯底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