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晉朝的美男子潘安,每回上街都會造成交通阻塞,滿大街的女人們,甭管是妙齡少女還是半老徐娘,乃至老眼昏花的老太太,都會停下手中的活計,手拉著手,圍著他轉(zhuǎn)圈,朝他車里扔水果。這場面,很有喜感也很瘋狂,作為彼時平民偶像大眾情人的潘安,還能否保持玉樹臨風的姿態(tài)?強作從容的臉上,當有幾分啼笑皆非的尷尬,以優(yōu)越打底的無奈吧?
他的發(fā)小張載很艷羨,也跑到大街上轉(zhuǎn)悠,結(jié)果一個小酸棗沒撈到,倒招來頑童的一堆板磚,只得“委頓而返”。唉,誰讓小張同學生得太早,來不及聽到那句話:長得丑不是你的錯,跑出去嚇人肯定是你不對了。又可見,早在古代,相貌協(xié)會就已是一個龐大的組織,連小屁孩們都是它的會員。
更多的男人,沒有潘安那么幸運,老少通吃,也不像張載那么倒霉,人人喊打,他們默默無聞地走在大街上,但在長街的某個拐角,沒準就會跟誰對上眼神,接過一雙玉手遞來的青瓜或梨棗——以瓜果傳情達意,在中國古代社會歷史悠久,早在《詩經(jīng)》里就有文字記載了。
《詩經(jīng)·木瓜》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朱熹釋詩,說是“言有人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報也,但欲長以為之好而不忘也。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辭”。相對于“美桓公也”之類的牽強,這解釋已經(jīng)進步很多,但我還是只能同意最后一句,而不能同意所謂的以“重寶”報“微物”。
“報之以瓊琚”的“報”,是回應,“匪報也”的“報”,是回報,詩人說得很清楚,縱然以瓊琚回應木瓜,亦不是為了回報,而是“永以為好也”。木瓜亦或瓊琚,都是情意的載體,并無太多區(qū)別,當然說不上什么“報”或“不報”的話。朱熹所言以“重寶”報“微物”,眼里只有木瓜與瓊琚的身價,未免把那份情意看得太輕,是為買櫝還珠,舍本求末。
倒也不能說朱熹俗氣,《大雅·抑》中講述諸種美德,其中一項便是“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權(quán)衡得非常清楚,也是人際交往中基本的法則。比這個再高級一點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回報嚴重大于當初的所得,還是劃算的——多出來的那一部分,是為知恩圖報的美德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