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時洪秀全就有了造反的心思。這種觀點,經(jīng)不起推敲。這時洪秀全說的這些話,很大程度上還只是一種情緒上的發(fā)泄。但可以肯定的是,洪秀全絕不會甘于平凡和碌碌無為,他有雄心壯志,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理想固然重要,可日子還得繼續(xù)過下去。
1843年夏,洪秀全來到蓮花塘的表兄家,到村上私塾教書,掙口飯吃。
表兄名叫李敬芳,閑來無事,常到洪秀全的村塾逛。無意中,他看到了一本奇怪的小書,一時興起,借去閱讀。
這本書名叫《勸世良言》,是洪秀全第三次去廣州參加考試時,路邊一位基督教傳教士贈送的(類似今天發(fā)廣告、傳單)。
正是這本書,將徹底改變洪秀全的命運,甚至中國近代歷史的命運。
李敬芳看完此書,贊不絕口,并且大力向洪秀全推薦。他說,這本書跟以前讀的書不一樣,真是別有洞天,讀來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李敬芳和洪秀全都沒有想到,這本書將會給這位多次落榜的復(fù)讀生帶來怎樣的變化。
話說《勸世良言》這本書,是中文版的基督教教義普及讀物。
作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名叫梁發(fā)。
梁發(fā),廣東高明縣人,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出生在貧苦之家,早年讀過村塾,先后靠制筆和雕版刻印養(yǎng)家糊口。
職業(yè),有時會極大地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原本信奉佛教的梁發(fā),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會與基督教結(jié)下不解之緣。
1815年,某天。
梁發(fā)與平常一樣,正在忙碌著他平凡而單調(diào)的雕版工作。
這時,門外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來的是位高鼻深目黃發(fā)藍(lán)眼的英國人,名叫威廉·米爾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