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夜涼誰寐凌波夢(3)

天子策 作者:伊錦


殿門外,唱名的小太監(jiān)抬頭挺腰,扯開尖細清亮的嗓子高喊著覲見大臣的名號,聲音一縷一縷送入,蕭逸的眉目瞬間肅穆。

耳旁響起紛繁嘈雜的腳步,十數(shù)名身著麒麟紫袍的官員擁著一個白衣縞素的男子魚貫入了大殿,在蕭逸面前齊刷刷跪倒一片,口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清殿高而空闊,整齊嘹亮的聲音觸到殿頂很快又彈了回來,回聲朗朗,激得那聲音越發(fā)清越高亢,鏗鏘有力,驚得殿外枝頭閑來休憩的幾只鳥雀,突突地振翅而起,在空中低回盤旋,不住高鳴。

蕭逸眉目不動,伸手拿起案上的青玉蓋碗茶盞輕抿了一口,青玉碗蓋與茶盞叩碰的清脆之聲,叮當落在子夜的心上,也叩在每一個伏地行禮的官員身上。粉俏明麗的碧玉在光影輝映下流光溢彩,明凈的素光打在蕭逸靜謐的臉上,看不出喜,也覺察不到怒。良久,他才隨意地放下茶盞,余光掃過眾人的臉,不怒自威:“大司農(nóng)崔浩,司徒陶芳,大司馬冉英杰,你們不是都遞本告病在家嗎?朕看卿等今天中庭飽滿,氣色頗正,老病之態(tài)一掃而空,明日一定是能上朝了?!?/p>

他的聲音聽似碧水平靜,卻隱隱夾了潑天的驚濤駭浪,伏地而跪的身影驀然僵了一僵,將頭埋得更低了,唯有跪在最前的三個官員,面面相覷,忙不迭解釋。

“老臣……”

“臣……”

“微臣……”

零落沉吟的三個蒼老聲音中,蕭慎朗朗之聲如一枝獨秀沖天而出,瞬間將猶疑未決的三個聲音壓得噤聲無語:“皇上,三位老大人身為兩朝顧命,操勞朝政日久,才會積勞成疾,病體違和。三位大人本來應在家好好靜養(yǎng),是臣今天硬將他們從府中請來,一同來為先父求個公道。”

蕭逸高踞龍座,眉目微側(cè),一動不動睨著底下那張沉靜如水的臉。窗戶外流動的華光不知何時冷凝下來,落在蕭慎身上,將他的整個人籠在了一種極清冷的光暈之下。他白衣凜凜,直腰而跪,眉目如靜水盈盈,在一眾耀眼紫袍中反而格外奪目。

不過一月的工夫,蕭慎已經(jīng)懂得掩藏好自己狂躁暴動的不滿心緒,運籌帷幄到沉淀下來,狠狠地反戈一擊。蕭逸心中一動,望著他更加目沉如水:“靖邊侯的意思,是朕對瑯琊王遇刺身亡的事,不曾盡力?”

蕭慎目光灼灼,口中朗朗而答:“子不爭于父,臣不爭于君,臣不敢叵測圣意。只是先父慘死深宮,尸骨未寒,而陛下到現(xiàn)在遲遲找不到真兇,替先父報仇雪恨。百善孝為先,先父死不瞑目,高床軟枕,饕餮珍饈,臣不敢怡然享受,只盼能早日將刺客緝拿。臣人微言輕,在陛下心中無足輕重,情非得已,才厚顏請來三位顧命大臣,偕同六部十數(shù)位官員,聯(lián)名乞奏陛下,求皇上早日給臣一個交代,別再讓定州十萬軍士寒心。”

大司農(nóng)崔浩,司徒陶芳,大司馬冉英杰,為定策元勛,兩朝顧命,門下弟子遍及六部十州,六部官員素來為三人馬首是瞻,而三人明里暗里卻始終站在蕭乾一方,自恃功高,從來不將孱弱平庸的少年天子放在眼中。自從蕭乾遇刺身亡,三人惶惶之下,已有月余稱病在家,此時隨蕭慎和其他官員驀然出現(xiàn)在蕭逸面前,只怕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蕭逸冷眼掃過下跪的官員,果然都是平日蕭乾一黨。自己傳下的旨意,落到他們手里,大半互相推諉搪塞,往往搞得他焦頭爛額,措手不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