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古褒國人。褒國立國之地就在今漢中平原中部、留壩縣以南的地區(qū)。
因此她是一個陜西人。褒國“禮婦人稱國及姓”。她是周幽王寵妃,生卒年不詳,為褒人所獻(xiàn),姓姒,所以稱為褒姒。她很得周幽王寵愛,不久生下兒子伯服。因為她生性不愛笑,周幽王為取悅她,舉烽火召集諸侯,而且是接二連三地烽火戲諸侯。結(jié)果真有危險的時候,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沒前往救援,致使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史書上卻沒有褒姒的結(jié)局,她下落不明。
西周的太陽隕滅于她的一笑中,褒姒,成為了為歷史上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的女主角。
可是,這戲壓根就不關(guān)褒姒什么事呀,你周皇帝吃飽了撐得慌,人家不喜歡笑硬要人家笑,不是強人所難嗎?最后一次烽火戲諸侯,褒姒終于給逼得笑啦,無論是真心的還是應(yīng)付周皇帝無聊又霸道的游戲??傊@一笑,讓周皇帝覺得很滿足很欣慰,看,老子能號令天下卻不能讓一個女人開心地笑一次,這顏面何存!最后你總算還是被我逗笑了。
話說褒姒確實幸運,進(jìn)宮起就被周幽王專寵,生下兒子又做了皇后??墒撬褪怯肋h(yuǎn)不開心的樣子,好像全世界都欠她的債。男人大概都有征服的心理,也可以說是犯賤的心理,這褒姒的不愛笑,擾得周皇帝是上朝無心吃飯無味晚上睡也睡不著啊。
也許是褒姒天性冷漠,也許是褒姒情商較高,在復(fù)雜的后宮早已無師自通了對付男人的方法。無論男人女人,唾手可得的東西有什么味道呢?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幽王也不例外。褒姒對幽王若即若離,保持距離,動情不動心,動心不露形,恬淡自然,越發(fā)神秘,讓幽王永遠(yuǎn)處于渴盼之中。但這一點野心,不只褒姒,稍微有點腦子的女人都知道運用。
怪也只能怪周皇帝自己太較勁!你說后宮佳麗三千,有那么多女人愿意對你笑不就行了,人家褒姒也沒說要吃醋不準(zhǔn)你寵幸別的嬪妃,干嗎非要逼迫人家笑呢?這就是你幽王自己的腦子搭錯線啦。
所有關(guān)于褒姒的故事與解釋,無非是禍水,狐貍精,一笑傾國。褒姒和她的先輩妲己一樣,為紅顏禍水這個成語的廣泛流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
如果周皇帝是個心里有天下的皇帝,哪有那閑工夫去為一個女人的笑瞎折騰?這就是花天酒地昏庸皇帝的特色,叫周皇帝跌倒的是自己的無知,他不亡國,誰亡國?
褒姒僅僅是一個長得好看些的女流,有那么大本事能將一個國給亡了嗎?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扇藗兛傁矚g把一個腐朽王朝的結(jié)束歸咎于某個女人的禍害,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歸功于那些男人的英明,大概因為史書總是由男人所寫的緣由吧。
褒姒其實就這點事,在宮里住了八年最后生死未卜,沒禍國,更沒殃民。不小心一笑傾了國根本屬于無心插柳,褒姒也因此意外成名,盡管對名氣淡定的褒姒根本就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