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剛剛起步,年輕的家族領袖們還在四處尋找商業(yè)機會的時候,日本的住友家族、三井家族早已經是富可敵國的一代豪商,而不為人知、依靠修筑寺院賺取利潤的“金剛組”也存活了一千多年。這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富豪們在深山老林里攫取礦產,在繁華都市中經營金融業(yè)務,在鱗次櫛比的街道上販賣酒和白花花的稻米。
他們有探險的精神,敢于直面紛亂的戰(zhàn)爭和掠奪;他們有深入骨髓的佛教精神、儒家情操,懂得忠信和愛民的重要性。
他們的特質歷史悠久,早已轉化成血液里的DNA,不會隨著光陰流轉而絲毫削弱。更令今天中國人欷歔感嘆的是,綿長悠久的日本企業(yè)、商業(yè)精神的內核居然來自于中國。
在明代之前的世界里,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文明比中國更加先進。肥沃的土地、廣闊的疆域、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和極致的可能性,還有勾連全國的龐大的運河體系,讓外國人眼紅的統(tǒng)一市場,強大的官僚機構讓這個國家穩(wěn)固發(fā)展了幾百年。直到異族人的鐵蹄像雪崩一樣逼近,直到這個龐大軀體無法承載自身的文明之后,裂痕才突然出現(xiàn),衰落成為必然。
但有趣的是,也正是從那時候起,大明帝國旁邊的那個蕞爾小國悄然崛起,暗露雄心。這個被稱為日本的國家偏安一隅,自得其樂,他們的土地原本深陷海底,后來經過幾萬年的沉浮之后,方才露出水面。其結果就是,這個山巒起伏,總被地震和臺風困擾的海島,就像大英帝國一樣,和亞洲大陸保持著若即若離、玩世不恭的聯(lián)系。
這是明朝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更何況,在過去的千年長河中,無論是宗教還是文化,日本都如水蛭吸血一樣,從中華大地貪婪地吞食。他們也時刻保持著卓爾不群的特質,偶爾關上大門,抵御他們不喜歡的文化寒流。
也正是在此時,日本陷入了統(tǒng)一之前的極致陣痛。各地的氏族首領你爭我奪,兵戎相見;而國家的象征——天皇卻被束之高閣,顯得無足輕重。這像極了14世紀蘇格蘭權貴之間的硝煙彌漫。
按理說,弓箭、權謀并不是商人們喜歡看到的情景。但大量的商業(yè)行為并沒有被無情扼殺,相反,混亂的時代推動了商人冒險精神的勃發(fā),他們繼承了武士忠信、勇敢、不屈不撓的精神,爭先恐后地在時代的夾縫中創(chuàng)造財富。
他們甚至將這種精神不斷發(fā)揚光大,走上了海盜的道路。諸多企業(yè)家精神百倍、目光如炬,和軍閥攜手作戰(zhàn),順延著朝鮮和中國的海岸線一路掠奪,渴望發(fā)家致富。同時,他們也熱情地與葡萄牙人、荷蘭人進行貿易、文化交流,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比驕傲自大、外表冷漠的大明朝更具有進取精神。
這又像極了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哥倫布和那些踐踏,同時也更新了東方文明的西方列強。
但是他們的行為又不是盲目無依的,在這些商人的精神內核中,還有鮮為人知的“禪”性。早在大唐盛世,就有一個叫圓真的和尚從遙遠的國度取回真經,落戶在近江國滋賀郡(今日本滋賀縣內),他重建廟宇、再造金身,供奉大唐佛法。后來這個取經人把寺廟更名為“三井寺”,而其所在的村落也隨之改名為“三井村”。
后來,一代富商三井家族落戶于此,并且隨著村落的名稱改稱“三井”,再后來,近江國的商業(yè)力量不斷膨脹,像一股暗流涌動在全日本,乃至全世界。
直到400年前,中國的明朝時期,這股力量已經日臻成熟,不容小覷。他們身上兼?zhèn)渲鍖W的信義和武士的勇猛,后人習慣將其稱之為“武士儒商”。他們起家時頗為不易,前進的道路上充滿各種險阻,但他們堅持不懈,愿意游離在權力周圍,一步步攀登上財富的階梯。
他們冷眼旁觀世事變遷,無論這個國家經歷戰(zhàn)火、災難還是各種其他的意外,他們都堅決不倒,奮勇而生。
他們到底為何如此強大?在日本這個狹小的國家里,他們是如何平息危難,用武士精神與儒家思想鼓舞自己的?
當中國人暢談,自己的GDP已經超過了日本的今天,我們對日本商業(yè)的漫長畫卷窺探了多少?我們熟悉東方商人如何布局、如何販賣、如何思考嗎?
當我們被美國金融危機襲擊得無處藏身之時,有沒有回頭看一看東方哲學是如何指引商界奇才們賺取財富的?
讓我們慢慢打開這扇塵封已久的大門,從日本風起云涌的400年商業(yè)史中揭開這個秘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