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具有治療作用的常用食品(10)

中醫(yī)是怎樣用藥的 作者:王明輝


 

二十七,白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

白扁豆,別名膨皮豆、蛾眉豆,是一種人們所喜愛的秋季時令蔬菜。農(nóng)歷十月采摘成熟豆莢,趁鮮時剝出種子,曬干即可藥用。白扁豆皮薄而脆,破開有種仁(子葉)兩瓣,黃白色,味甘,有豆腥氣??山∑⒒瘽?、清熱解暑。一般止瀉炒用,化濕生用。

扁豆衣為扁豆的干燥種皮,又稱扁豆殼。其功效同扁豆,但藥力稍差,常配合健脾胃的藥同用,以治天熱時嘔吐、腹瀉等病癥。

扁豆花能清暑化濕,焙干研末服,可治婦女血崩白帶;作餛飩餡食,可治痢疾腹瀉。

預(yù)防和治療中暑:白扁豆60克,苡米60克,煮米粥吃。

治嘔吐不止:白扁豆40克,研末調(diào)醋服。

治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白扁豆40克,白術(shù)30克,茯苓15克,水煎服。

治下痢膿血或赤白帶下:白扁豆花20克,水煎服。

二十八,綠豆(附:綠豆衣)

綠豆,大家都很熱悉。它常被用來作清暑解熱的飲料或食品,如綠豆糕、綠豆汁、綠豆冰棒、白糖綠豆粥等,在暑熱天尤為人們所愛吃。綠豆為豆科草本植物綠豆的種子,于夏秋季采收,除作食用外,還可洗凈打碎入藥,或研粉用。一般用量為40~80克,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功效。

綠豆的種皮即綠豆衣,系將綠豆用水浸泡后取皮、曬干而成。一般用量5~10克,有解熱毒、退眼翳的作用。

治頭面丹毒、風(fēng)疹塊:生綠豆40克,生研服,每日兩次。亦可搗敷外用以治癰腫。

治痄腮、兩腮紅腫熱痛:綠豆160克,黃豆80克,黃糖120克,水煮至豆?fàn)€,加糖調(diào)食。

治腸炎、輕度失水:綠豆40克,食鹽10克,水煎當(dāng)茶喝。

治中暑煩渴:綠豆衣40克,西瓜翠衣40克,水煎代茶飲。預(yù)防中暑,可用綠豆150克,煎水當(dāng)茶。

治淋濁小便短少、次數(shù)多,小腹、尿道辣熱疼痛:綠豆芽500克,絞汁沖白糖服。

治口渴、小便多、易饑、消瘦:綠豆150克,水煮爛吃。

治內(nèi)、外痔瘡,大便時肛痛或出血:綠豆150克,豬大腸一節(jié),將綠豆放入豬大腸內(nèi),兩頭扎緊,燉熱吃。

解毒:綠豆、生甘草各80克,水煎服。解紅礬、白砒中毒不久的病例,可用綠豆粉150克調(diào)5個雞蛋清服下;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中毒,宜連綠豆皮生研水服;解附子毒,用綠豆、黑豆各200克嚼食,并煎湯服;解巴豆中毒,綠豆湯冷飲之。

預(yù)防中暑:綠豆衣、扁豆衣各4克,水煎代茶;或以生綠豆80克,金銀花40克,水5豌,煎1~2沸,取汁,略加砂糖頻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