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兩名婢女的攙扶下于廳中會見了探子,這時一婢女遞上一碗湯藥,司馬懿用嘴去接,結果喝得湯藥流滿了衣領,把前胸衣弄得斑斑駁駁。探子又向司馬懿試探性提問,司馬懿直接偽裝成說話已經不靈便的樣子,吞吞吐吐、含糊結舌,一副不日就將赴死的頹態(tài)。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這樣了,趕緊回去把這好消息報告了曹爽。這次裝病很好地麻痹了曹爽,基本上讓曹爽放棄了對司馬懿的戒心,從而也對后來司馬懿一網打盡曹爽黨群提前投了一枚煙霧彈。這等城府,這等演技,要放在現(xiàn)今,估計橫掃各項影帝獎項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在當時,這種戰(zhàn)術為司馬懿避去很多不可直面的麻煩和禍事,也為他日后重新崛起進行了有效的軟緩沖。
司馬懿經歷三代托孤輔主,多年政治經驗的積累,使他培養(yǎng)了一群可靠精干的羽翼臣子,終于在掃除曹爽黨群后,成功從幕后走向臺前,如同當初曹操以魏代漢般,以晉代魏,控制著幾乎整個天下的政權。然后司馬懿到死,都沒有封王稱帝,其實以他當時權傾天下的條件完全可以做到,他最終沒有選擇這條路,很可能是因為受曹氏一門恩澤太深,沒有曹操就沒有司馬懿,曹操知司馬懿、識司馬懿、信司馬懿,曹操之后的曹丕、曹叡都是如此,甚至到了魏文帝時期,無論是文帝還是明帝與司馬懿商討天下大事時,都是親自奔赴司馬懿家中,對司馬懿的待遇宛如漢待蕭何般。
司馬懿死后,長子司馬師繼承了父權,后早喪,次子司馬昭便替補上臺,順襲了父兄的權位,進一步擴大司馬家族在當時的統(tǒng)治局面,使天下政權進一步集中在手,同時也加快了代魏的進程。
司馬昭在多數(shù)后人眼中也是一個文采武功一流的人物,尤其有一點是世人無法否認的,那就是他多年隨父征戰(zhàn),練就了卓越的軍事才能。自三國期間到魏時伐蜀的漫長戰(zhàn)役,中途蓋世梟雄曹操也只是做到和蜀吳三足鼎立天下的地步,后魏文帝曹丕在位時多次攻打蜀國,又是陸戰(zhàn)又是水戰(zhàn),使盡一切手段,最終還是兵敗回朝,抑郁在胸不得舒展而英年早逝。到魏明帝的時候,蜀國疆域雖然被不斷削減,可依然在華夏版圖上占據(jù)一席之地,這其中三代君主,其父司馬懿都輔佑始終,也沒能蕩平蜀國,到了司馬昭的時候,他成功率領大軍一舉滅掉了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