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是“一聽昆曲終身誤”,尤其鐘教授身段矯健,學貫京昆,很是讓南溪崇拜。畢業(yè)后她想留在研習班繼續(xù)學曲,遭到一家人尤其符清泉的強烈反對,理由很簡單,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學什么不好,學唱戲?南溪無端生出一股倔勁兒,符清泉不要她學,她更是非要學到底了,反正他當初不是說過么:“我們符家不缺這幾個錢!”幾番拉鋸之下,符爸南媽終于同意她學曲,條件是要回杭州學,她借口自己學曲時間不長,杭州沒有劇團肯收他,死活不肯回來。誰知到底是魔高一丈,沒多久就有一家研習社答應收她,后來果然發(fā)覺,研習社肯收她,是因為經營不善,急需社會企業(yè)的捐款。
研習社里人員配置不齊,基礎設施也不到位,更沒有什么演出交流的機會,經濟上便愈加窘迫,久而久之幾成惡性循環(huán)。南溪想過轉到外地大型一點的昆劇團去,然而她入門晚,又不是科班出身,不管論資排輩還是憑實力唱功,都輪不上她。況且符清泉是放了話的,她就算變成只風箏,能飛到天涯海角,只要他收收線,她就得乖乖地飛回來。
值得慶幸的是今年社長終于覺悟,說要整頓收拾,振興研習社。先籌備著一系列的折子戲演出,后花重金聘請了北方昆曲界頗有名望的鐘教授來研習社授課。鐘教授實地考察了本地的演藝市場,決定從普及性公益演出做起,反正研習社的演員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演練結合。每周末唱兩折或三折,收取一點象征性的茶水費,既能增加一些收入,又能起到一點普及推廣的作用。南溪這種間于專業(yè)與業(yè)余之間的候補人選,終于能爭取到多一些的演出機會,也算是幸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