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和定量分析事物還有一個頗有趣的例子,就是對于神的認知。
對鬼神,東方的智者和西方的智者一樣,鮮有不敬的。包括對神鬼不感冒的孔子,雖然不喜歡“怪力亂神”,但對鬼神也是采取“敬而遠之”的態(tài)度,絕對沒有貿(mào)然粗暴地一棒子打死。東方對于鬼神采取的是很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p>
而西方,則不僅僅要滿足于“寧可信”的定性判斷,而是要實證出信的收益要大于不信。
比如發(fā)明了概率論的帕斯卡爾,就用嚴謹?shù)臄?shù)學公式推導出來,無論神是否存在,信都比不信收益大。他推導的公式核心是:假設(shè)神存在,不信的害處是無窮大,而信的好處則有很多;而假設(shè)神不存在,信神的害處很有限,而不信的好處等于零,因為反正神不存在。由此合并同類項后,結(jié)果就很清楚:無論神存在與否,信的得失遠好于不信。
西方重視實證的思維方式有利于技術(shù)進步,這恐怕也是近四百年來東西方物質(zhì)發(fā)展差異的一個最重要原因。但是線性的發(fā)展最后也會讓人走向死胡同。比如對于宇宙起源的認識,如果不停地這樣問下去,人就會發(fā)瘋。
而相反,按照東方“圓”的思維方式,宇宙是無始無終的。因為一個圓是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因此,宇宙起源這類問題其實根本不是人應該考慮的。
看起來是偷懶,其實是大智慧。2007-04-16
評論:
存在就有理由,為什么非要把任何事都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什么事都清楚、明白了,這生活也就沒什么意思了。(玫瑰之雨)
雖然科學的很多貢獻必須肯定。但在兩個問題上,說難聽點確實有些“黔驢技窮”了。一個是“宇宙”,一個是“人”本身。我猜想蕭然老師下篇要開始論人了 ,呵呵。(不垢不凈)
覃賢茂點評:
科學如同燦爛的陽光,帶給我們光明,讓我們從愚昧的一無所知,而漸次可以掌握這可見可觸的物質(zhì)世界中似乎如數(shù)學般精確對稱符合邏輯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法則。
然而卻還有更大更深更無邊無際的黑暗,不可言說,不能言說,不可想像,難以想像,更廣泛而實在的呈現(xiàn)著,讓我們驚心和敬畏莫名。
正如西方的一位賢人說過:“我們所知愈多,愈能發(fā)現(xiàn)我們的無知是加倍的更多?!?/p>
越是在科學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無邊而未加探索的不可知的事物,也就更令我們警覺和驚懼,令我們暈眩到混亂。
科學是直線,佛道是圓圈,蕭然兄簡明直白的道出了其中的要害,我同意他的觀點。
從一個較大概括的層次上說,西方的科學思想確實是線性的。而東方神秘主義的思維方式卻是圓通的。
《易經(jīng)》系傳中說:“范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這四句里面,有四個關(guān)鍵詞,范圍、曲成、通乎、無方,我以為都是蕭然兄在此篇里所說的“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