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石山戰(zhàn)役的焦點,聚集在了紀州的雜賀人身上。位于紀之川下游三角洲平原一帶的,一向宗的寺廟和道場,據(jù)稱有一百七十座。那里的雜賀人,擁有強大的鐵銃部隊和水師,足以震懾天下所有諸侯。
看一看本愿寺主持顯如接二連三寄給雜賀人的信件,就很容易看出,他有多么仰仗雜賀人的力量。
“多派一些雜賀人鐵銃手來?!?/p>
“五百的鐵銃手,要做好萬全的準備?!?/p>
“鐵銃隊拋開一切,夜以繼日地趕到,深感欣慰?!?/p>
“請再送一千支鐵銃來。”
顯如對雜賀鐵銃隊,真可以說是望眼欲穿,信任有加。
隨著雜賀鐵銃隊的到來,二郎三郎的存在不再那么引人注目。在超過一千人的優(yōu)秀的鐵銃手中,變得不起眼也是必然的。彌八郎對此事好象很不滿意。他準備去交涉,要求由二郎三郎統(tǒng)領(lǐng)鐵銃隊。但被二郎三郎阻止了,因為眼下這種情況可以使他輕松。二郎三郎并不是不愿多出力做些事情,而是從狙擊信長的角度考慮,二郎三郎更希望成為一名行動自由的狙擊手。
天正四年五月三日,織田大軍開始攻擊三津寺。在雜賀人強大的鐵銃火力面前,以信長的部將原田直政為首,織田大軍死傷無數(shù)。義軍趁勢進軍天王寺,包圍了明智光秀、佐久間正勝的部隊。信長聞報大驚,急忙以佐久間信盛為先鋒,親自率軍包抄義軍的后路。
二郎三郎和彌八郎也參加了攻打天王寺,但對戰(zhàn)斗并不積極。二人一直跟隨著后衛(wèi)部隊。行進間,隊伍突然遭到了一陣猛烈的射擊。來敵是佐久間信盛的部隊。彌八郎迅速地觀察了一下敵情,隨即發(fā)現(xiàn)了位于敵人后方的信長中軍。他立刻伏下身來,對二郎三郎喊道:“是信長!信長來了!”
二郎三郎的反應(yīng),不能不讓人佩服。他一言不發(fā)就向著敵陣沖了過去。在槍林彈雨中,他緊緊地把鐵銃抱在胸前。
“停下來!不要命啦!”
彌八郎追在二郎三郎的身后。二人奇跡般地,毫發(fā)無損地來到了隊伍的末尾。左手處是一片低矮的灌木叢,面積相當大。
“就這里吧。”二郎三郎在彌八郎的耳邊輕聲地說完,就爬進了灌木叢。
二郎三郎把鐵銃架在灌木叢上,脫掉鎧甲,用甲片開始挖土。并讓彌八郎也學自己的樣子做。
在彈丸橫飛,呼喊此起彼伏的戰(zhàn)場上,兩人默默地挖著坑。放在今天來說,這叫單兵坑。單兵坑就是一名士兵團起身來剛好可以藏進去的小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火器的威力不斷增大。在可以容納多人的橫向戰(zhàn)壕里,如果被一發(fā)炮彈命中,會出現(xiàn)復(fù)數(shù)的傷亡。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有人想出了單兵坑。挖單兵坑時可以把挖出的土,堆在面向敵軍的方向作為掩體。在二戰(zhàn)中,士兵趴在地上,用不一會的工夫,就可以挖出一個這種坑。二郎三郎的手腳很麻利,不一會就挖好坑,抱著鐵銃躲了進去。旁邊的彌八郎已經(jīng)累得汗流夾背,可連一半也沒挖好。二郎三郎不但不過來幫忙,連正眼也沒有看一下。彌八郎聞到了火繩的味道,這說明二郎三郎已經(jīng)做好了射擊準備。
“把彈丸和火藥給我。”從坑里傳來了二郎三郎的聲音。仔細一看,有一支手從坑里舉了出來舉。彌八郎一邊氣惱著,一邊把裝彈丸和火藥的袋子塞到了那支手里。
“當”從坑里傳出了銃聲。在不遠處,一個像是敵方步兵的持槍人,抱著腹部倒了下去。這個人應(yīng)該是趁彌八郎不注意,悄悄地摸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