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知是人生的神秘財富(1)

拆掉人生的壁壘:聽季羨林講人生智慧 作者:逸儒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句老話:“人貴有自知之明?!边@一句話暗示給我們,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則這一句話就用不著說了。

——季羨林

季老德高望重,同時也很具自知之明。他在學術上取得巨大成績、聲譽日隆的時候,他并沒有覺得自己是天賦異才,而是自始至終保持一個謙遜的態(tài)度,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勤奮、機遇和天資的三重產物,并且非常強調勤奮和機遇的作用。

其實,自知之明本身也是成功者必備的一個要素。老子《道德經》中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簡單明白,人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但首先要全面地了解自己,清醒地認識自己,然后才能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揚長避短,戰(zhàn)勝自身弱點,取得重大成就。所以,古人反復強調“自知之明”的可貴。

人是一個充滿先天缺陷的生命個體,驕傲、盲目、膨脹,都可以導致自我迷失。所以我們在談到“自知之明”時,常常強調認識自己短處和不足的重要性,認識與生俱來的缺點,才能正確地把握自己的行動,對周圍事物作出恰當判斷。

熟悉《三國演義》的人,能從中找到很多關于“自知之明”的情節(jié)。比如“蔣干盜書”中,蔣干就以為自己天下第一聰明,搞不清楚自己跟周瑜PK的重量級差別,結果被周郎耍得像個猴子一樣,徒增笑柄;另外如楊修者,也是自以為天下第一聰明,情不自禁地就想對曹操的家事指點江山,結果落得“夢中被斬”的下場;還如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馬謖者就是趙括之再生,自恃甚高,卻是紙上談兵,到底掛了自己的青春生命。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表現出自以為是的特性。歷史上很多著名的失敗,如色厲內荏的袁紹、好大喜功的苻堅、驕傲自滿的項羽,都是因為決策時缺乏必要的自知之明所致。要有自知之明,這是一個重要的失敗者教訓,同時也是成功者的金玉良言。

1952年11月9日,愛因斯坦的好朋友以色列總統魏茨曼逝世,而在前一天,愛因斯坦就收到了以色列駐美大使轉來的信件,該信件傳達了一個無比重要的信息: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正式提請愛因斯坦為以色列共和國總統候選人。

當時,接到信的愛因斯坦被同胞的好意所感動,但經過冷靜分析之后,愛因斯坦還是決定謝絕這一美意。

很快一位記者電話采訪愛因斯坦,問:“聽說要請您出任以色列共和國的總統,教授先生,您會接受嗎?”

愛因斯坦回答:“不會,我當不了總統?!?/p>

記者不死心:“可是,總統并沒有很多具體的事務要處理,這是個象征性的位置。教授先生,您是偉大的猶太人,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人。由您出任以色列總統,作為猶太民族的偉大象征,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愛因斯坦回答:“不,我無法勝任?!?/p>

愛因斯坦剛剛放下電話,駐美以色列大使的電話便接通了。大使說:“尊敬的教授先生,我奉以色列共和國總理本·古里安的指示,向您詢問:如果提名您當總統候選人,您愿意接受嗎?”

愛因斯坦:“大使先生,關于自然,我了解一點;關于人,我一無所知。我這樣的人,如何出任總理一職呢?請您替我向社會輿論解釋一下。”

大使再次爭?。骸白鹁吹慕淌谙壬压士偨y魏茨曼也是教授,您應該對自己有信心。要知道,每一個以色列公民,或者說全世界每一個猶太人,都在此刻期待著您!”

“不,魏茨曼同我不一樣。他能勝任,我不能?!?/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