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雞飛狗跳(5)

北宋生活顧問 作者:阿昩


楊嬸瞧著林依不解,悄聲道:“你還沒來咱們家時,老太爺也放過一回糧,結(jié)果幾間糧倉全被他老人家搬空,最后連咱們自己的口糧都無,全靠吃野菜度日?!彼f完,瞧了瞧張伯臨與張仲微,又嘆道:“兩位少爺同老太爺一個脾氣,又仗義,又菩薩心腸,咱們家的糧食,怕是又保不住了。”

果然,方氏一人的反對,抵不過另三人都贊同,只得把糧倉的鑰匙交了出來。第二日一早,張老太爺親自開了一間糧倉,招呼落難的鄉(xiāng)親們來領(lǐng)糧食,并放了話出去,許諾張家要連著放糧三日。有村民不信,當(dāng)場質(zhì)疑,張老太爺拍著胸脯,指著天道:“若我扯謊,天打雷劈!”鄉(xiāng)親們聽得他如此保證,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到了下午,張家地壩上排起了長長的隊(duì)伍,衣不遮體的村民們在秋風(fēng)中凍得瑟瑟直抖,拖著盆,端著碗,拎著口袋,站在糧倉前翹首盼著。這些人,都是平素有來往的,林依瞧著格外心酸,忙走到糧倉門口,抓起葫蘆瓢,幫著張老太爺和張氏兄弟給鄉(xiāng)親們分糧。

眾人忙碌了半日,晚上吃飯時,每人面前卻只有一碗堪稱米湯的稀粥,并一碟子下粥的辣腌菜。

大宋的飯食,和人一樣,分為三六九等:貧苦人家,一日三餐,只能以饘粥度日,稍微黏稠一些,像糨糊的,是饘;水色至清、米粒一個跟著一個跑的,叫粥。只有境況好的人家,才吃蒸出的撈干飯。

洪澇前,張家中午和晚上,都是吃的撈干飯。洪澇后,雖說為了節(jié)約糧食,少了一頓撈干飯,但好歹有碗饘吃,今日為何卻只有稀粥?林依才從糧倉過來,心里很清楚,張家遠(yuǎn)還沒到喝粥的地步,這只不過是方氏無聲的抗議罷了。

張老太爺端起粥碗喝了一口,又夾了一筷子腌菜,贊了聲:“不錯,往后就是如此,多省點(diǎn)糧食分與鄉(xiāng)親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