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的費孝通見自己的文章發(fā)表于
《少年》雜志,“突然驚呼起來,一時不知所措”。
1911年,中國歷史除舊布新,大開變局,皇朝將去,共和將立。
每逢新舊社會方死方生之際,社會上對青少年的關注程度似顯豁于平時。從新聞出版行業(yè)看,此前已有愛國學社的《童子世界》、寰球中國學生會的《寰球中國學生報》、中國基督教青年會的《青年》等十余份青少年類報刊,仍滿足不了社會需求。商務印書館于當年創(chuàng)辦《少年》雜志,再開一片新綠,當有“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意思。
主編該刊的孫毓修先生,曾于科舉廢除前十年考得功名。他有新思想,學過英文,認為“科舉已成弩末,神州多故,非開徑自行,決不足以問世”。
孫先生認同“教育救國”主張,且知行合一。其所開之“徑”,集中于民智。民智之源,端在少年。他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后,即參照歐洲童話編寫中國兒童讀物。在其陸續(xù)主編的一百多種童話中,由他自己編寫的計七十多種,在兒童文學于中國形成系統(tǒng)的初期有篳路藍縷之功。《少年》雜志創(chuàng)刊時,其為首任主編,可謂實至名歸。自創(chuàng)刊至終刊,《少年》上的文字,不知浸潤了多少中國少年的生命。
1948年夏,錢鍾書、楊絳夫婦帶著女兒圓圓回無錫錢家為錢鍾書祖父做百歲冥壽。在“滿地都是書”的一間廂房里,圓圓找到一小柜《少年》雜志。一本雜志能積滿一小柜而未散,可見這雜志在錢家是被珍視的。大概錢家的孩子無人不讀。
人稱“文學圈外文章高手”的知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其文字生涯即開端于這本刊物。他早年文學興趣很濃,讀到初中時,一位親戚為他訂閱了《少年》雜志。費孝通從此成為該刊的忠實讀者,每期到手,都是從頭讀到尾,一篇不落。幾期下來,這位少年已不滿足于僅當讀者。他要成為作者。
當時的少年,頭腦里有許多從祖輩、父輩那里聽來的、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費孝通在記憶中的故事里選出一個,寫了出來,向該刊投稿,署名“費北”。
一個新年里,他收到了當年第一期《少年》雜志,照例細讀,卻不知已有自己的文字登在其中。待讀到最后的“少年文藝”專欄,費孝通見自己投寄的《秀才先生的惡作劇》一文已成白紙黑字,遂“突然驚呼起來,一時不知所措”。
費孝通晚年回憶那次經歷時說:“這種深刻的激動,一生難忘。它成了一股強烈的誘導力,鼓勵著我寫作又寫作。我寫給《少年》雜志的稿子,在該刊的地位,從此也逐步地從書末向前移動,直到開卷第一篇。寫作就成了我抑止不住的愛好?!薄盎叵胛疫@一代,商務印書館在當時的文化界實際上起著伯樂的作用。我雖非千里馬,但畢生與筆墨結成不解之緣,商務印書館實為之媒。”
細察費孝通一生,不惟發(fā)表文章、出版著述的成就感助成其終身愛好,寫作不輟,“開卷第一篇”的榮耀感更在其立言、立功、立德的各時期留下了不同形式的印記與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