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節(jié):會花錢才會工作(5)

像戀愛一樣去工作 作者:茅侃侃


我憑什么給你漲錢?

我想表達的核心,還是成本問題。

就像本文開頭說的一樣,一睜眼,我們就在花錢,洗臉刷牙要花水費,看電視要花電費,做早點要花煤氣費,很多人還背著日均好幾十的房租或好幾百的房貸--這就是選擇在大城市生活的必然付出。企業(yè)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比如印廣告,在北京選一家高質(zhì)量的印刷廠,印10000張廣告,可能要花3500塊錢,而在廊坊印這10000張廣告,可能不到3000塊錢就能拿下,質(zhì)量還未必差。這種成本的差距當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僅人力一項就不可小視,北京的工人肯定比廊坊工人工資高啊。

我相信數(shù)百家行業(yè)龍頭級別的用人單位,其用人標準,特別是薪酬和考核標準一定是經(jīng)過多年磨合的成型體系。也就是說,在大多數(shù)規(guī)范的企業(yè)(即用工形式、福利保險、工資構(gòu)成和總收入都基本與行業(yè)平均標準吻合)中,其與員工崗位掛鉤的收入模式既合法,也合規(guī)(行規(guī))。無論你在這個行業(yè)中選擇哪家企業(yè),也不會有太大起伏。

從家庭角度來講,當兒子當閨女的想給爹娘省心,想自己養(yǎng)活自己,還想盡可能生活得好一些,這當然是好事兒。但是從企業(yè)的角度來講,企業(yè)給員工提供什么樣的待遇,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員工為企業(yè)做了多大的貢獻。

也就是說,當你在某種環(huán)境下和企業(yè)領導交換有關薪資的不同意見時,最好能"量化"地證明自己能給企業(yè)帶來什么。這很重要。比如作為一個銷售人員,你的銷售額業(yè)績就是你量化工作水平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作為一個軟件研發(fā)人員,你的代碼執(zhí)行效率和解決BUG的能力直接影響到你的業(yè)績好壞;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你的文字在讀者中間獲得的直接反饋決定了你的價值……

凡事都可量化,凡事都必須量化。

而在與那些要求加薪的員工的交談中,我聽不到這種量化的表達。進而我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這些無法量化表達自己的員工往往是日常工作中非常不考慮成本因素的那一撮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大多數(shù)年輕人天真地以為,大公司出手不闊綽,就不是大公司。最后他們被這種天真給開除了。

他們從不在乎復印紙可以兩面用;他們下班了不關電腦因為eMule和BT上好幾個電影還沒下載完,而且第二天早上還要開機實在太麻煩;他們從不關心一個紙袋的印制成本是多一毛錢還是少一毛錢,更不關心一次印五千個好還是一次印五萬個好;當然,偶爾他們也會注意到印五萬個紙袋的單一成本較比五千個便宜,卻又忘記考慮這五萬個紙袋要多久才能用完。

上述這些"不關心"和"不在乎",決定了這些員工只知道心疼自己花了多少錢,卻從來不心疼公司花了多少錢,花得到底是不是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