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節(jié):第四人稱(16)

第四人稱 作者:陳龍


[01]

記得小時候,我對自己的未來作過無數(shù)的憧憬,有很多想要去完成的事情。比如,我一直想成為一個作家,用自己的文字去表達(dá)內(nèi)心所有對事物的看法。上課時,在課本的空白處,在自己買來的筆記本上,都會密密麻麻地寫滿文字。那時,我會想象在哪一天能出版自己的書,甚至連封面我都想好了,包括里面的一切想寫的東西。但是后來,我們才發(fā)現(xiàn),我們憧憬的一切,在世事的牽制下顯得越來越遙不可及??倳胁煌穆曇魜矸磳δ悖T如:“你絕對做不到的!”“人都有自己命運(yùn)的,不是那塊料就不要逞強(qiáng)。”“你能不能正兒八經(jīng)地做好你分內(nèi)的事情,過完本該屬于你自己的生活?”

后來,我們會默默地為自己的意愿而努力,不再想在真正成功前將這些告訴身邊的人,而是想等到成功以后再與他們分享。但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被世事所捉弄,還未等到最后分享成功登頂?shù)目鞓?,早已重重地摔了下來。所以,本以為可能的事情,一下子顯得那么虛幻。

于是我們把這些憧憬叫做夢想。

小姨從小就希望能夠讓自己強(qiáng)大起來,強(qiáng)大到足以堵住外婆口中的那句“女孩子有屁用”。至于她從小到大的夢想,似乎不用概括,早就在她每次回家時滿目欣然而滔滔不絕中說完了。但她經(jīng)歷過些什么,真正擁有什么,我們并不知道。只是她那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眼中,似乎在將那一切的過往,疲憊地一件又一件講給我們聽。

此時的她,像一根僵硬的鐵錐般釘在舊床邊,就這么望著我們。

不知是打算出去,還是不出去。待到外面那尖利的女聲再次響起時,她才不情愿地從我們身邊躲閃著走過。濕漉漉的頭發(fā)擋住了她的臉,我沒能注意到她的表情。

杜晨和我不知所措地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看著面前發(fā)愣的母親。

我們都沒有說話,在昏黃的燈光下,母親的臉上映出一半的陰影。不知過了幾分鐘,母親突然抓起地上的行李,同時一把抓著杜晨的手,回頭跟我氣憤地說:“咱們走!再也不要回這個地方!” 她顧不上杜晨一直叫著“媽媽你抓疼我了”,只是一個勁兒地把她往樓下拽。

我拎著行李倉皇地跟著她們往樓下走,一路追隨奔跑出來。

到了樓下,母親才放開杜晨的手,提著行李往巷子口走。她的步伐很急,我和杜晨只有一路小跑才能跟得上她。

那晚我們在大街上走了很久,最終在路邊找了一家旅館,才草草安放下了行裝。

那天是極為落魄的,我們一家人此時都處于一種極為離譜的狀態(tài)。

不過思量一番,我們的落魄早已比不上小姨了。我甚至覺得,小姨此時像是突然墜入深淵一般,我們就這么看著她越來越遠(yuǎn),直到一個深不見底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