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讀懂這段文字么?
Aoccdrnig to rscheearch at an Elingsh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ha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ord are, olny tha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res are at the rghit pcleas. The rset can be a toatl mses and you can still raed it wouthit a porbelm. This is bcuseae we do notraed ervey lteter by ilstef. But thf word as a whohe.
這段英文翻譯是:英格蘭一所大學(xué)的研究表明,重要的并不在于一個詞中字母的順序,而在于第一個字母和最后一個字母要在正確的位置。剩下的字母完全可以處于混亂的排列狀態(tài),但你依然可容易地讀出每個詞。這是由于我們不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讀,而是把每個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讀。
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只需要看到字母的第一和最后一個字母,你就會自動的通過記憶補上剩下的部分
R d
結(jié)合上下文,你的大腦自動填空為
Read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雖然我們的眼睛持續(xù)地在閱讀,但是我們的大腦并沒有加工所有的字母,我們只提取了前后兩個字母,然后自己填補了其余部分,這就足以讓我們順利的閱讀。這也是為什么你背單詞的時候,你很容易就可以認(rèn)出一個單詞,但是卻不一定能夠?qū)懴聛怼?/p>
美國神經(jīng)生理學(xué)家沃爾特·弗里曼(Walter Freeman)發(fā)現(xiàn),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jīng)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信息,然后又拋棄掉它們中的大部分,只使用其中一小部分來建立一個內(nèi)心世界來代表外界的世界。這樣,我們好像戴著一副看不見的鏡片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的東西信息,我們通過自己的內(nèi)心來填充這個世界,就好象你填充字母一樣。
《周易·系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簡單的說,你永遠(yuǎn)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我們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構(gòu)建的世界
如果我們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又是如何處理這部分的呢?聽聽看下面這個故事。
在一條狹窄山路上,一個貨車司機正在爬坡,已經(jīng)開了三個小時,他有點昏昏欲睡。就要到坡頂?shù)臅r候,迎面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伸出頭來,伸手指了一指,對他大喊了一聲:“豬!”嗚的一聲,兩車擦肩而過。他的瞌睡一下子醒了,他馬上伸出頭,沖著車的背影大聲罵道:你他媽的才是豬!你們?nèi)也攀秦i!,他得意回過頭來,看看前面的下坡路,天啊,一群豬!他剎車不及掉溝里去了。
對面的司機并只是告訴他前面有豬,但是固定思維的趨勢的司機以為這是一句侮辱。
如果把人腦比作一臺電腦的話,這個司機腦子里運轉(zhuǎn)著自己內(nèi)心的程序,所以當(dāng)他接受到“豬”這個信息的時候,這個程序迅速的構(gòu)建出來一個“對面司機罵我豬”的世界,于是司機迅速反應(yīng)“你他媽的才是豬!”。這讓他失去了躲開危機的機會 其實別人的意思是“小心前面的豬!”。
為什么會這樣?也許因為這個司機有過被罵的經(jīng)驗,又或者是在他的詞匯庫中,“豬”就是和罵人聯(lián)系在一起。總之,我們按照自己過去經(jīng)驗和記憶在我們腦子里面構(gòu)建一個自己的世界。
你有這樣的體驗嗎?你有沒有看到一件事情,然后馬上反應(yīng)說“哦,那一定是 ”,事后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錯誤的看法,而你其實失去很多機會?那就是因為你的大腦構(gòu)造了一個錯誤的世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