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所迫,陳肯不得不倉促地使用英語:拜拜!
劉美蘭糾正:“拜拜美蘭--我叫劉美蘭?!?
陳肯只得再來一次:“拜拜美蘭!”
劉美蘭鄭重地說:“很高興你同意我擠著你們吃面條?!?
莎貝娜在背后彈了陳肯一指頭,陳肯只好硬著頭皮還禮:“我也很高興?!?
于是大家把“拜拜”重新來過,儀禮恭敬,好像回到往昔的舊中國。難怪師姐林淑芬使用“聚餐茶敘”這個詞,雖說一個小小面館,似乎也擔待得起來一種文化分量。
陳肯的臉,在繼續(xù)燃燒。吃飽了,安神了,一切都會有新的認識。陳肯漸漸發(fā)現(xiàn)伊記面館在他眼里新鮮起來,清晰起來,有許多剛才沒有發(fā)現(xiàn)的東西。店堂有后門。后門外有一面高高的坡。絲絲縷縷垂掛著的,是細葉榕的須根。高高的坡上,軋軋過車,是山上的另外一條馬路了。陳肯站在這個巴掌大的院落里,驚奇地看到了香港這個山城深處的結(jié)構,在山體的皺褶里,坡度一層層疊起,成為香港人的營生。香港?。∩惸葋淼胶箝T的山坡下,取了一些生姜,放在小筐里,擱在腰肢彎彎處。她在陳肯身后叫道:“凱恩?!?
“我叫陳肯?!?
“什么?”
陳肯不敢直視莎貝娜的眼睛,他四下看看,撿了一顆小石頭子,在坡上,一筆一畫,用力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肯。
莎貝娜笑著上前去,用手指摸了摸這個字,說:“肯!”
陳肯說:“陳--肯?!?
莎貝娜笑著念:“陳肯--”
陳肯終于笑了,這一天,第一次,在香港,只對伊記面館的莎貝娜,展開了笑容。
從此,陳肯就成了伊記面館的???。在讀研的日子里,陳肯總是一個人來。莎貝娜總是無須征詢意見,徑直給陳肯端來牛腩面。她總是笑著說:“肯--哇啦!”陳肯不吃牛什面,也不吃牛肚面,就是最愛牛腩面。一晃幾個學年過去了,陳肯已經(jīng)拿到碩士學位了,要離開香港了。陳肯還是乘坐40M去的金鐘站,沒有打的。也沒有特意與莎貝娜告辭。但是最后一次吃牛腩面的時候,陳肯叫來莎貝娜,欲說卻為未說,陳肯不知道說什么才好。莎貝娜感覺出了什么,她把牛肉湯灑在陳肯身上了。蹲在陳肯身邊揩擦的時候,莎貝娜眼還是有笑,但隱約含有瑩瑩淚花。陳肯不敢看。他一直躲著莎貝娜的眼睛。離開香港的第一個春節(jié),陳肯給莎貝娜郵寄了一張賀年卡。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作卡片:莎貝娜,是你給我的香港。落款是:肯的坡。陳肯寄出賀年卡以后一直等著,卻一直沒有收到莎貝娜的回信。一直。一直。陳肯一直覺得總有那么一天,他會收到莎貝娜的只言片語:信或者卡片?不知道。但陳肯會等著。
有的人,就是會這樣并無深交,但是難忘,將永遠存在于你所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