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什么呀,我這兒開會呢!"
"哦",麥濤一琢磨,這是生氣了。生什么氣呢?他想不通。有句俗話,說"醫(yī)人不醫(yī)己",說的是做大夫的,能治別人的病,可治不了自己的病。麥濤也是如此,心理學了如指掌,分析他人乃至分析罪犯,都井井有條,可兒女情長一點小事,他常常轉(zhuǎn)不過彎來。
"這個,小心心呢,"麥濤老是肉麻地稱呼女友,"沒什么事兒,我回來啦。"
安心回了句什么,車上亂,麥濤沒聽清,"啊,你說什么?"
安心重復(fù)了一句,他還是沒聽清。
"我說我知道了!等我開會完了再說!"這一句,他聽清了,邊上的人也聽清了。喊得聲太大了。
安心掛上電話,麥濤罵了句:"這他媽什么手機!"
其實這手機是他自己挑的,愛不釋手,歐洲版本,什么都好,就是有個缺點,聽筒聲音比較小。
車子一路慢慢悠悠,開開停停,紅燈一個挨著一個,怎么那么多呀。時逢酷暑,他又坐在靠太陽的那一面,不一會兒,汗就下來了。
他在車上慢慢地煎熬。他的艾老師,可是早早到了飯館。
艾老師名叫艾蓮,今年35,比麥濤大了7歲。為什么要叫老師呢?說起來,兩人相識也不同尋常。
艾蓮和麥濤同是學心理的,比他早7年畢業(yè)。畢業(yè)不久,艾蓮開始寫作,寫的是偵探小說。起初銷路不暢,生活也很貧困,終于有一年時來運轉(zhuǎn),收入扶搖直上。至今12年,艾先生的每本書,都能賣個十幾萬冊。要說這個數(shù)字,上不了銷售排行榜,不過在同類作品中,這樣的銷量也是鳳毛麟角,何況其中一兩部作品,還改編成了電影,在年輕觀眾心中,頗有口碑。
一個作者成了名,讀者們自然成群結(jié)隊,看看每次火爆的簽售場面就一目了然了。不過成名之前,有一批鐵桿讀者,一直追隨至今,讓他難以忘懷。其中最熱心的一個,便是麥濤。那時候麥濤還小,玩心重,也不好好上學,受到艾蓮的影響,對犯罪心理學的興趣大增,玩命苦讀一年,才考上名牌大學的心理系。
從這一層關(guān)系來看,兩人既是讀者與作者,也有些師徒關(guān)系。兩人同住在B市,家也離得不遠,沒事就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對麥濤來說,從單純的偶像崇拜,到學習交流,收獲不小。而艾蓮也挺喜歡這個小兄弟。
今天艾蓮沒事,早早就來了飯館,等著麥濤。
這飯館,他倆吃了五六年。飯館面積不大,二層樓,既有些時下流行的菜,如饞嘴蛙、重慶烤魚,又有些傳統(tǒng)菜肴,這里的平橋豆腐、鍋貼燒麥都是一絕。一層樓的客人坐的滿滿當當,二樓午飯時是不開放的,不過老板跟他倆也熟,為了說話安靜,就給他們預(yù)留了樓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