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藤屬植物(圖a)
魚藤生長在東南亞至澳大利亞一帶,木質(zhì)藤本,心形小葉,對生,花和豆莢均為紫紅色,根可研磨成粉末,撒在水中,很快就會有昏迷的魚兒浮上水面。
玉蕊屬植物(圖b)
生長在東南亞、澳洲及波利維亞,常生長于海邊。將壇狀
豆莢里的種子碾碎后撒入水中即可。
沙漠玫瑰(圖c)
生長在熱帶、南非及阿拉伯的部分地區(qū)。灌木,有時為小喬木,厚厚的革質(zhì)葉,紫紅色筒狀花,簇生,藥魚效果最好。莖與根磨碎后會流出毒性很強的汁液。
皂角樹(圖d)
野生,生長在北美洲西部干燥開闊的灌木叢林中,具有狹長的革質(zhì)葉,白色星形花。鱗狀根磨碎后,撒入池水中即可。
美洲山羊豆(圖e)
生長在北美的曠野地帶,外表具有微小絨毛,狹長的小葉對生,豆莢長而扁平。磨碎的莖干或者毒性很強的根都可用來藥魚。
極地捕魚
在終年封凍的極地地區(qū),可能最容易獲取的食物就是魚了。即便是夏季,在冰窟中釣魚也比在有流動的冰面捕魚安全,后者的冰面常會坍塌。下面描述的技巧同樣適用于冬季結(jié)冰的湖面。但是冰層必須足夠厚,能夠承受你的體重,但又不要過于堅固,否則就無法破開冰洞了。
首先要在冰面上破洞。如果手頭有冰鋸,破洞很容易。如果沒有,就得冒著所站冰面可能破裂的危險。操作時必須小心。
鉤線
與常用的方法相同。穿好餌料。你可能需要用重物垂住魚線,使魚鉤處在一定深度的水層中。
可以多鑿幾個冰洞,這樣就可施展冰上垂釣技巧了———最好構(gòu)建多重釣魚點。還需要掌握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從而了解魚何時上鉤。用小塊的衣物或紙片制成三角旗———最好是色彩鮮艷,便于與冰雪區(qū)分———系在一根輕木棍上,將該棍垂直捆綁在另一根木棍的中部,后者比冰洞的直徑至少長30%,便于橫架在冰洞上。將魚線系在旗棍的下端,使魚線位于冰洞中央。
魚吞餌后,拖動十字形交叉棍,上面的三角旗就會左右搖擺。注意觀察,很快就會有動靜的,及時發(fā)現(xiàn)才能有效地捕到上鉤的魚。否則扭動掙扎的魚很快就會成為在附近水域中游弋的海豹的美餐。
冰網(wǎng)
魚類雖不會冬眠,但是當冬季氣溫下降時,它們體內(nèi)的代謝速度也會逐漸變慢,并且很少覓食,所以上鉤的機會并不多。在這時,魚網(wǎng)可能就會十分有效了。
將網(wǎng)布置在冰下的水中。沿著浮冰邊緣布網(wǎng),網(wǎng)很可能會被凍結(jié)在浮冰上,扯動時就會十分危險??梢韵仍诒嫔厦块g隔80厘米打一個直徑約40厘米的冰洞。網(wǎng)底沿系上重物,網(wǎng)上沿每隔80厘米懸有一根吊線。準備一些比冰洞直徑長的木棍,以便系住網(wǎng)吊線。先將網(wǎng)一端的吊線系在邊洞木棍的中央部位,從邊洞上將魚網(wǎng)放到水中。
用另一根帶鉤的長棍(可以臨時制作)從第二個冰洞伸到水中,鉤出網(wǎng)上的第二根吊線;用同樣的方法,把吊線系在橫放在冰洞的木棒上,將整個魚網(wǎng)都懸掛好。
如果冰層比較薄,可將所有的吊線都穿在鉤棍上,然后將網(wǎng)從第一個洞放到水中,第一根吊線系牢在第一根橫棍上;小心握住吊線,將鉤棍穿過下一個冰洞,將第二根吊線拴在第二根橫棍上。依次將吊線拴在相應(yīng)的橫棍上,直到整個魚網(wǎng)全部展開為止。
需要檢查魚網(wǎng)是否有魚上鉤時,用鉤棍拖起魚網(wǎng)即可。
在極地,如果不及時檢查,最終你會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的魚全都成了海豹的美餐。
魚的清洗與處理
幾乎所有的淡水魚類都可食用。長度不足5厘米的可以整條烹制,不用處理。大魚則必須剖膛清洗干凈。鰻魚和鲇魚表皮光滑,無需去鱗,其他的魚類需要。鲇魚的骨架較軟,大多數(shù)的其他魚類都有許多魚刺。
放血:捉住魚后,應(yīng)盡快切開喉嚨,放掉血液并除去魚鰓。剖膛:沿肛門至魚頭喉嚨切口處的連線剖開魚腹,除去里面所有的內(nèi)臟———可以用作垂釣的誘餌。但魚卵要保留下來,其營養(yǎng)十分豐富。這樣處理后,魚肉可以保存更長時間。
去鱗:并非所有的魚都必須去鱗。有些可以直接帶鱗烹制。不過時間充足的話,最好還是去鱗。用手抓住尾部,用刀逆向刮去。
剝皮:魚皮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以食用。食物很充足時,可以不要。鰻魚或鲇魚在去皮時,可以用細棍穿過魚頭,架在叉樁上,從頭部的后端切開皮膚,直接用手撕到尾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