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人生
你的職場角色是什么,殉道者、開心果還是隱形人
如何從工作中限制個人發(fā)展的角色中解套
1.判斷你所扮演的角色。
2.選擇該角色中你想改變的一個特點。
3.堅持新的行為30天。
喬茜今年32歲,在一檔本地電視新聞欄目做制作助理。她被套牢了。任何項目對她來說都不在話下,她可以一天24小時每周7天的連軸轉(zhuǎn),她身上配著三個BP機,頭發(fā)里簪著一支鉛筆,腰帶里掛著一個PDA。哪里有緊急事務(wù)哪里就有喬茜,她處處救急,但同事們常常躲著她。近來喬茜覺得疲憊不堪,滿腹怨言。"我三年都沒被提升了,"她抱怨說,"我覺得我做出的貢獻沒有得到認可。"但是除了要求加薪或升職外,喬茜還能怎么辦呢?她只能更加努力地工作。
盡管喬茜可能沒意識到這一點,但她的問題來源于她自身的行為,她被困在了一種身份中,扮演"殉道者"的角色。要想事情有所變化,她必須改變。
沒人愿意聽這句話,可有時候工作中的問題源于你自身的角色??赡苣惚焕г谀骋唤巧?,讓你在職場進退維谷,而你自己還渾然不覺。扮演某種角色就像在戲劇里表演。我們大部分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確定了自己扮演的角色,這就是我們在人生的第一個群體環(huán)境--家庭中取得自我價值感的方式。
你可以打賭說羅賓·威廉姆斯(RobinWilliams)在他的家庭聚會上扮演的是"表演者"的角色,而科林·鮑威爾(ColinPowell)應(yīng)該從很小開始就扮演著"英雄",麥當娜自打記事起就是個"叛逆者"的形象。不管你在孩童時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很可能你在工作中也在重復扮演。如果如下情況發(fā)生,那你的角色在限制你的發(fā)展。
你覺得被貼上了某一類人的標簽或被歸類成某一種人。
你發(fā)現(xiàn)別人誤解了你行為的用意。
你老得不到提升或重用。
當你閱讀如下的角色列表時,你可能很容易就辨別出同事們都扮演著什么角色,可是看清別人的角色容易看清自己的難。讓我們看看你能不能找出自己屬于哪一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