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往事鉤沉(19)

蕭三佚事逸品 作者:高陶


后來,我到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工作。善良重友情的社長兼總編輯 姜椿芳出于對蕭三的同情,特許我每周抽出兩個半天,繼續(xù)幫助蕭老工作, 那時他身邊已有李立三的女婿劉和忠同志做他的秘書。但他覺得自己年事已 高一個秘書不夠,便請求組織上把我調(diào)去。當時大百科出版社不肯放我,直 到后來在蕭三一再要求下,在姜椿芳、閻明復、朱子奇等同志的協(xié)調(diào)下,這 個過程拖了一年多,終于把我調(diào)入中國作協(xié),作為蕭三的正式秘書開始工作, 一直到他病逝后我利用在外聯(lián)部工作的業(yè)余時間,堅持把他生前交給我的全部書稿、詩稿整理出版之后,才算基本結束為他工作的秘書生涯。當然 ,包括我手上這本書的翻譯與寫作工作 ,仍是他生前遺愿的一部分。他曾多次表示 ,要我把他的那些丟失了中文的俄文詩譯成中文 ,而且 ,他曾寫信鼓勵我:“你譯的詩,實在有獨立存在的價值 ……我的原作許多人都忘記了 ……在 北京醫(yī)院時趙樸初也認為譯得好 ……”(1982年2月12日)他說的是真心話, 因為在這之前他已經(jīng)給《解放日報》的編輯鄭天祿去了一封信。

本來秘書為自己“服務”的首長整理文稿、撰寫文章是分內(nèi)的事,可是他 卻常常為別人著想,體恤“下情”。1982年春,我?guī)退碜珜懥艘黄嘘P 羅馬尼亞作家薩多維亞努的文章,他堅持一定要在文末寫上“高陶協(xié)助整理” 幾個字,我說以后不要寫了。他去世之后,當我讀到他4月 1日的日記時,實 在是非常感動。他的日記里寫道:高陶“來談工作,劉因母病回家去了,許 1978年3月4日,蕭三給作者的信 多事都由她代辦,已送《人民日報》關于薩多維亞努文,并舊照片,還將送關于法捷耶夫文,我署名‘高陶協(xié)助整理’——加這幾行字的確值得,她為此文做了大量工作,不似 ×之徒為鶩名 ……”本人有切身體會的是:生活中有些“首長”竊“小人物”的勞動成果為己有,厚顏無恥地署上自己的名字者不乏人在,其道德人格與蕭三無法同日而語。

從1961年到 1983年,甚至到他去世后幾年,我從認識蕭三到為他工作,我從一個幼稚的文學青年逐漸成熟起來,是和他的培養(yǎng)教育分不開的。從他的人格魅力、言傳身教、循循善誘中我獲取的收益之多、之深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

蕭三為人樸實、謙和,從不張揚。生活中我們常遇到一種人,他們喜歡宣揚他和某位名人如何如何,以抬高自己??晌覐膩頉]有聽過他講自己和誰誰誰怎樣怎樣。像他和毛澤東、李大釗、朱德、周恩來、任弼時、何叔衡、王若非、陳延年、陳喬年、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交往與友誼,像和法捷耶夫、??嗣诽?、綏拉菲莫維奇、約里奧?居里、聶魯達、亞馬多、史沫特萊、薩多維亞努、德永直、柯棣華、斯諾、萬徒勒里、米勒 ……世界著名作家、文化名人的深交,我大多是后來從他的回憶文章中,或者出于工作需要,在他必須向我敘述時得知的。有時,他的有些經(jīng)歷還會讓我大吃一驚。這點給我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

古書《大戴禮記》中有“聞志廣博而色不伐,思慮明達而辭不爭”說,就是指那種博學廣識,而外表從不自夸、言辭也不強辯者。蕭三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蕭三晚年發(fā)奮工作,不貪圖金錢物質(zhì),不追求安逸享受,即使在一天五六次腹瀉,即使在住院輸液 ,即使后來切斷氣管的情況下也不肯放下手中的書和筆。在他身上你始終感到一股正氣,一種“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的浩然正氣。對于自己在這場歷史的顛倒中所受的委屈,他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去寫。他對文藝界的某些事和人是有看法的,但他往往是一帶而過,從不多談,他說:“還有許多比這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至于我個人的這些遭遇,權當是一場噩夢!它使我受到了鍛煉、豐富了人生經(jīng)驗,也更堅定了斗志。 “ 1981年,蕭三出席慶祝女排凱旋大會。左一高陶,左二蕭三 蕭三生命中最后一首詩《歡迎中國女排凱旋》 這種對事業(yè)堅定不移的信念 ,這種無論何時”不墜青云之志“的向上氣概,都深深地感染著我。

1981年蕭老從報紙、媒體中得知我國女排奪魁的消息后,激動不已,冒著嚴寒驅(qū)車到政協(xié)禮堂參加慶功大會。當時我曾勸他”是否改成書面祝賀,您咳嗽得這么厲害 ……“只聽他厲聲說:“什么會不參加這會也要參加!”于是攥著他剛剛寫出還來不及整理的詩歌草稿,拉著我便出發(fā)了。會上的情景更是動人,他一面囑我如何修改、如何謄寫他的詩歌,一面不停地咳嗽。話筒移到他面前,他聲情并茂地朗誦了這首詩。當他讀到“你們歡喜地哭了,我也痛快地哭了”時,我分明看到了他眼中的淚水。女排隊員們立即起立列隊一一向老詩人握手致謝。這件事對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原以為,人到了85歲一定是步履蹣跚、憔悴委頓、頭腦遲鈍、心志麻木的 ……然而我看到的這位 85歲的老人竟是如此頭腦清晰、詩情萬千,如此充滿生命激情的呀!“齒發(fā)雖衰而風力猶在”,“心如老驥常千里”。我想,我將來也要這樣!

我與劉和忠同志相處得不錯,和忠長得高魁偉大,為人寬厚、真誠,把我從大百科出版社調(diào)到作協(xié)他出了許多力,這需要“無我”的品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他工作挺賣力,任勞任怨,我們是無話不談的朋友。我倆在工作上可以互補。后來劉和忠因病英年早逝,令我十分悲痛。關于老劉,這里我想多說幾句以表我對他的懷念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