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巨闕--捍衛(wèi)口腔,防止?jié)兊挠笆绦l(wèi)
熟悉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有四大寶劍:干將,莫邪,巨闕,辟閭。這當中,巨闕是一把殘缺不全的劍,闕通“缺”,但其精誠堅利之處,其它寶劍不能與之爭鋒,所以號稱“天下至尊”。
巨闕傳說是越王勾踐的寶劍,剛鑄成的時候,越王坐在露臺上,看到宮中有一輛馬車失控,宮中伺養(yǎng)的白鹿受到了驚嚇。越王拔劍一指,想讓侍衛(wèi)上前制止。卻不料,劍氣已經(jīng)將馬車砍為兩節(jié)。越王又命人取來大鐵鍋,他用劍一刺,便將鐵鍋刺出一個大缺口。這一劍毫不費力,好像切米糕一樣,越王勾踐大喜,賜名曰巨闕。
人體上的巨闕穴所在的胸骨,外形也像一柄寶劍,巨闕穴就在骨頭的頂端,胸骨劍突大凹陷的下面,里面是腹膜,上面是膈肌。這里是胸腹交關的地方,前面說過,胸腔是天,腹腔是地。所以,這里也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天地之氣交換的關隘。而且,這個地方地勢十分險要,食管和動靜脈都在這里通行,是人體的君主--心的宮城,是至尊之門,凜然不可冒犯。
就好像巨闕寶劍一樣,巨闕穴的作用也是深不可測,它是心的外圍,就好比仗劍立于君主旁邊的衛(wèi)士,清除君主旁邊所有的危險,平定叛亂,保君主安寧,用通俗點的比喻就是御前侍衛(wèi),藝高人膽大。
巨闕穴有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療口腔潰瘍。在臨床上,口腔潰瘍很多都是由于心火旺盛造成的。中醫(yī)說舌為心之苗,當心火旺盛時,當然會在口腔內(nèi)和舌頭上有所反應。這時候巨闕自然會責無旁貸地擔負起這個巨大的使命,每天在巨闕上按摩3~5分鐘,堅持兩三天就可以將這一股邪火驅(qū)逐出去,還身體安然康泰的局面!
穴位一點通:李大夫教你這樣來找穴
從腹部往上,找到劍突,也就是胸口處兩塊骨頭的交叉處,從這個接口處往下2寸的地方就是巨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