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豁達仍然是古代文人的豁達。這點從莊子開始,莊周夢蝶蝶夢莊周,決江活鮒,擊缶而歌,人生如此。李太白說“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蘇東坡被貶黃州,卻說:“門外八十步大江,便是峨眉山水。”這都是何等的豁達!
是的,賈府的敗落是讓人惋惜的,但也只是惋惜而已,難道還要像祥林嫂一樣喋喋不休?富貴的確很難得,沒有富貴,就不會有大觀園,沒有大觀園,林黛玉、薛寶釵又安在哉!但這一切又是可遇不可求的。興盡悲來,盈虛有數(shù),世事不過夢幻泡影,人生不過南柯一夢。這是現(xiàn)代人所理解的消極?我只能從此區(qū)別寶玉的不諳世事與珍璉之徒的醉生夢死。
然而,這種豁達,終難為現(xiàn)代人所理解,因為中國文人的這個傳統(tǒng)到魯迅、胡適之那里就斷了。魯迅在《吶喊·自序》里說,有誰見過從小康之家到貧窮的嗎?難道真沒有人見過?林語堂倒是有這種豁達之風(fēng),可惜轉(zhuǎn)眼煙云。當代文壇的大學(xué)者,關(guān)心的只是盜版商侵犯了自己多少利益。可憐!可憐!
寶玉的靈性還表現(xiàn)在那一份理解與同情。第十五回,寶玉見了鍬镢鋤犁等物,皆以為奇,不知何項所使,其名為何。小廝在旁一一地告訴了名色,說明原委。寶玉聽了,因點嘆道:“難道古人詩上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為此也?!边@不禁讓人感動?!安恢雾椝梗涿麨楹巍睂τ谶@樣一位貴公子來說是很正常的,我們也不要求社會的每位成員都參與體力勞動。然而一點即通,卻非有大仁愛大同情存于心不可。
更難得的是這種理解和同情還有多面性。第四十一回,劉姥姥用了妙玉的茶杯,妙玉嫌臟了,寶玉卻要了與劉姥姥。這里,寶玉尊重妙玉的清高。妙玉的清高與瀟湘子雅謔補余香一樣,是看不上劉姥姥的奉承,也是對自我品味的一種肯定。這種品味是上乘的美學(xué)境。然而我們總不能要求全社會的人都有這樣的品味吧?那么妙玉與林黛玉的這種品味就有逃避社會現(xiàn)實的嫌疑,所以好則好矣,了則未了。寶玉則不然,他多出了一份對劉姥姥的理解與同情,他看到了劉姥姥的樸實,他看到了劉姥姥的無奈,這一點就連薛寶釵也不能做到。做人有能如此,豈非圣賢?
當然,寶玉的同情與理解最主要體現(xiàn)在以林黛玉為代表的一大批少女身上。寶玉這點對女性的尊重往往被認為寶玉反封建的重要一環(huán)。寶玉有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人,便覺濁臭逼人?!比欢?,寶玉并不是這句名言的忠實實踐者。秦鐘、蔣玉菡、馮紫英、北靜王難道不是男人?不見得就怎么濁臭逼人。在女兒方面,他對茜雪并不好,對小紅也猶豫再三——“若好還罷了,若不好起來,那時倒不好退送的?!边€有司棋,司棋走了,寶玉很惋惜,但設(shè)若在玫瑰露那一節(jié),司棋把芳官、柳五兒給害死了,寶玉又站在哪一邊呢?是不是要感嘆司棋也變成死魚眼睛了呢?也許那句名言也只是“那小時候,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說罷了”。其實,世間又有多少貌似清純的少女,一肚子的庸俗不堪呢?這一點寶玉不可能不知道,曹公更不可能不知道。
寶玉對林黛玉等的理解是靈性對靈性的理解,對晴雯的同情是上對下的一種仁愛之心,某種程度上有異性的吸引,與現(xiàn)代的女權(quán)主義,其實沒有半點關(guān)系。
總之,寶玉是一個豁達的詩人,深邃的思想者,是一個注定在任何時代都沒有太多知音的天才音樂家。其實古代和現(xiàn)代的一些詞匯,諸如風(fēng)雅、高潔之類,是可以用來形容他們的,但這些詞匯都被古代的或現(xiàn)代的庸人給玷污了,寶玉不愿意,脂硯齋不愿意,曹公不愿意,我也不敢用以形容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