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弄清誰是誰眼中的“小人”(1)

善求貴人、防范小人的社交秘笈:距離小人一毫米 作者:段靜曉


說到叢林世界,勢必會讓人聯(lián)想到一個人性惡的世界。小人得志,正是現(xiàn)實生活給人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賴以生存的惡性環(huán)境——叢林環(huán)境。在這個充滿懷疑、陰暗的環(huán)境里,有的人就是因為不能好好把握自己,才最終走上了小人之路。盡管你并不想周圍到處充斥著小人,可這一切誰能說了算?在叢林世界中,缺乏信任和過度信任都有可能產(chǎn)生一些“偽小人”。我們既不能迷失在誰是小人之中,也不能讓自己變成他人眼中的小人。

 叢林世界讓小人得志

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將“親君子、遠小人”作為交友的基本準則。但是君子難尋,小人卻隨處可覓。那么小人得志是怎么演變成的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jīng)為了打擊貪官污吏,制造了明初著名的四大案——藍玉案、郭桓案、空印案和胡惟庸案。朱元璋借助這四大案,很大程度的借題發(fā)揮、捕風捉影,有效地震懾了當時的官吏隊伍,收獲了吏治上的些許清廉。我們不妨以郭桓案為例來論證一下。郭桓本是戶部侍郎,明太祖因為懷疑他貪贓,便對其進行刑訊逼供,由此牽涉到更多的高級官員,侍郎以下官員幾乎是一掃光。朱元璋的濫殺無辜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隨后,朱元璋干脆以處死辦案人員為代價平了民憤。

朱元璋的這幾次嚴打,強烈震懾了當時的官場,使得各個官吏們無不為性命擔憂。他們?yōu)榱吮C?,只好違背良心奉承上意。有良知的官員就只能是墨守成規(guī)以避禍,而那些官場小人則阿諛奉承,更有甚者竟助紂為虐。經(jīng)過一輪又一輪的嚴打,士大夫們的骨氣已然被打消殆盡,阿諛之風在這種環(huán)境下異常盛行。朱元璋本打算清理出一支干凈的隊伍,未曾想越嚴打風氣越敗壞。

朱元璋創(chuàng)造的這種叢林環(huán)境,間接導致了阿諛之風的流行。也正是因為他對官員性惡的假設,導致很大一部分官吏變成了小人。

 大家都在違心地交往

既然群居在叢林世界之中,無法脫離這個社會的生活,那我們在與人互動的時候就不免產(chǎn)生矛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堅持自己的看法,這就導致很多人無法與別人做很好的溝通。由此產(chǎn)生的矛盾很多人會歸罪于環(huán)境,并同時為自己的遭遇感到遺憾。有時候,為了對付這種不愉快,我們會利用各種手段來操縱報復別人。

此時,我們就視別人為自己的“小人”,更可悲的是自己也成了別人眼中的“小人”。于是我們帶著這種不好的情緒與他人交往,可是人一旦被情緒卡住,就很難正確運用自己的理智看清任何事物??墒俏覀冞€是要活下去的,于是我們就尋找合理的借口使得自己的行為看起來很正義。我們也就活在了一種自我防衛(wèi)之中,生活在了懷疑、敵意和不滿之中。所以,我們總是以懷疑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而他們因為要維持圓滿的人際關系,也不得不掩飾他們的懷疑而違心地與你交往。

這樣的“小人”,我們應該以寬大的心來對待,因為他與你之間的關系僅僅是因不信任產(chǎn)生的。

 “以己度人”讓你迷失自我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這種情況發(fā)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會不會感到莫名的憤怒?有的人真的是這么想的,生怕自己哪一點不符合大眾標準,成為眾親友眼中“眾叛親離”的那一位。完全可以不這么想,“度”人之心是每個人的權利,自有人類文明的記載以來,任何問題都是有局限性的,就連我們最偉大的圣人孔子也曾經(jīng)有過這么“齷齪”的想法。

孔子周游列國,經(jīng)常被形容為“喪家之犬”。這種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周游列國,確實讓孔子狼狽不已??鬃釉谥苡蔚臅r候,曾被困于陳、蔡兩國之間,七天沒有吃東西。這七日孔子就白天睡覺,以減輕饑餓感。直到有一天,弟子顏回討來了米,這才解決了吃飯的難題。

就在飯快熟了的時候,孔子有點等不及了,于是就朝顏回煮飯的地方看了一眼,這一眼不要緊,偏偏就看出問題來了,顏回居然先從飯鍋里抓了一把飯塞到了自己嘴里。孔子當時就不愉快了,怎么能有這樣的徒弟呢,背著師父干這種事情?但是孔子又不能說什么,因為他知道顏回不可能是這種人??鬃釉啻卧诠_場合贊揚顏回,況且自己又是大賢之人,如果說出去自己豈不是也很丟面子。

正在孔子為自己的弟子惋惜的時候,顏回把飯做好了,恭恭敬敬地遞給孔子??鬃泳统么藱C會先將顏回一軍:昨晚我夢到先君托夢,說食物要干凈才能祭祀祖先。顏回聽了馬上對師父說:食物已經(jīng)不能祭祀先祖了,剛才有灰掉進鍋里,因為把食物扔掉會遭天譴,所以我就抓來吃了。

這話一出即讓孔子無地自容了,孔子畢竟也是有大智慧的人,當時就對此事感慨道:人們往往相信自己的眼睛,可眼睛有時候也是不可信的。若你依仗的是自己的心,那心也必定是不足為信的,了解一個人可真是不容易啊。

看看孔子,再看看顏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以己度人”往往會使自己變得渺小和復雜,顏回單純的回答反襯出了孔子自身的復雜和渺小,說到底還是孔子懷疑了顏回。懷疑就會讓人胡亂猜測,這也就很容易走上“以己度人”之路,而讓你迷失在誰是“小人”之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