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賈政與王夫人的女兒,她貴為皇妃,每走一步路、每說一句話、每辦一件事,都嚴格地遵循著皇家規(guī)范,半絲不得違背。寶玉神游太虛幻境時,曾看到她的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比初春景,虎兔(有版本“兔”作“兕”)相逢大夢歸。以及判詞中的畫: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
弓,即宮,皇宮。
櫞,即元,元春。
香櫞是蕓香科常綠小喬木,變異后,就成為了佛手。相傳,妙善公主不顧父王的反對,執(zhí)意來到白雀寺修行,妙莊王得了一場怪病。而妙善公主一連三天都夢見神仙對她說:“你父王的病,只有取你的臂肉煎湯服用方會好!”于是,妙善公主回到王宮,忍痛將手臂切斷,送給妙莊王的廚子,做了湯。妙莊王喝了此湯,病果然好了。妙善公主的孝心感動了上蒼,她的斷臂處,一夜之間抽出了許多手掌,因此,被世人稱為千手觀音。而妙莊王喝剩的臂肉湯,被廚子拋到城外,竟生出許多像手掌一樣的植物,叫做“佛手”。
以香櫞喻元春,即是以佛手喻元春,實含大孝之意!元春本就因賢孝才德而入選宮中。而判詞所畫,即是命終之因,可見其“大孝”之境,便是其喪命之源!
元春入宮后,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鳳藻即形容華美的文采,可見元春的才學相當卓越。古時,皇宮中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書之分。尚書執(zhí)掌文書奏章,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有實權。可見,元春是在參管行政后,更深一步贏得了皇帝夫君的愛敬之心!
滄海若水,賢秀如蘭,才德兼具的元春命運一直不由自主。當初入宮,是奉親命,入宮之后,雖榮華富貴,卻骨肉分離,終無意趣。古時選秀女,年齡在十三歲以上、十九歲以下,元春判詞中提及二十年,不可能是元春二十歲入宮;依照元春與寶玉的年齡差距、元春省親時的年齡與賈家被抄的時間,又排除了元春在宮中生活二十年的結論,因此,只能是元春在二十歲那年被選入鳳藻宮尚書,才符合她習慣了宮中的爾虞我詐,完全成熟為賈家保護傘一說。
石榴謂多子多孫之意?!傲窕ㄩ_處照宮闈”似乎暗示著此時的元春已懷有身孕,或已在宮中培植了大量心腹與信用之人。然而,元春的死亡與其“大孝”有何關聯(lián)與瓜葛呢?續(xù)書中說元春“圣眷隆重,身體發(fā)福,起居勞乏,時發(fā)痰疾,偶沾寒氣,痰氣擁塞,口不能言,目不能顧,而后薨逝”。其實并不是這樣,根據(jù)元春的判詞及詩畫,可以推測如下:在皇宮中的權勢爭斗或者皇位的繼承斗爭中,元春因為懷有龍?zhí)ヅc深受皇帝信任,或者因為掌握著重要的機密,而被相爭的兩派暗害,或者元春之死,與忠順王府有關。
元春的判詞《恨無?!烦剑合矘s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無常即是催命鬼,有黑無常與白無常,他們從陰間跑到陽間來勾人魂魄,將鎖鏈套在人的脖子上,一拉,人就死了。黑白無常的索命分明就是說明元春死于非正常死亡。
眼睜睜把萬事全拋??梢娫核狼?,是睜著眼睛的,即心事未了,或含屈帶冤。元春的心事,無非就是在權勢動蕩之時保護賈家的地位,維護賈家的命運,而元春的屈冤即是被人謀害致死。
蕩悠悠,把芳魂消耗,則暗示了元春是被縊死的。
元春因為沒有更早地從權勢的斗爭中脫身,而一味忘情地充當著賈家強大的靠山,也為了保護即將面臨災患的賈家,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不是大孝,又是什么?
可憐賈家四姐妹,名字連起來即是“原應嘆息”。
可憐四春相聚,在書中也僅僅一次。
當親情在皇權的威力前不堪一擊時,當歡喜昂揚的背后滿耳都是嗚咽悲啼時,當烈火烹油、鮮花似錦的背后是說不出的苦楚時,一切的原因及結果都是應該嘆息的,原本就是要嘆息的,只是在嘆息之前,人們固執(zhí)地去追求繁華,人們千方百計地去得享圣眷,人們對皇權至高無上的崇拜,是為不幸!是為悲哀!是為傷害!聰慧賢德的元春,便犧牲在了這里!
富貴與繁華,權勢與利益,人一旦卷進這個漩渦,就難以自拔。滿眼金銀,滿身綾羅,滿屋財寶,滿箱滿柜的古玩器皿,又有何用?又有何意義?到頭來還不是因此而喪生,因此而送命?這個賢孝如蘭的美人兒,貴為皇帝的愛妃,到頭來,還不是只留下一聲嘆息!除了嘆息,還是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