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流,生命的高潮

專注的快樂:我們?nèi)绾瓮度氲鼗?/a> 作者:(美)契克森米哈賴


 

所謂“心流”,就是許多人形容自己表現(xiàn)最杰出時那份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也就是運動家所謂的“處于巔峰”、藝術家及音樂家所說的“靈思泉涌”。

生產(chǎn)、維持及休閑類活動雖已占去人們大部分的精力,不過,有人熱愛工作,有人憎恨工作,閑暇時光也不見得人人懂得享受,反倒有人因無所事事而備感無聊。由此看來,我們?nèi)粘K鲋鹿倘慌c生活形態(tài)有關,如何體驗與感受這些行為卻更為重要。

就某些方面而言,情緒是構建意識的最主觀成分,因為只有你才能判別自?己是否真正體驗到愛、差恥、感激或快樂。但情緒同時也是心靈最客觀的成分,因為戀愛、羞愧、懼怕或快樂時所體驗到的“衷心感受”,通常比我們對外界的觀察,或由科學與邏輯中所學到的一切更為真實。

心理學家在文化互異的人種當中,區(qū)分出9種可通過面部表情反映的基本情緒。由此看來,我們可以認定,人類因為能看能說,而具有一組相同的情緒狀態(tài),但若再加以簡化,我們也可以認定,所有情緒都呈現(xiàn)兩極性:一是正面迷人的,一是負面排斥的。由于這項簡單的特質,人類反而能選擇利己的事物。

例如,嬰兒對人的臉部很感興趣,看到母親也很高興,這是因為這些情緒將他和養(yǎng)育者緊密相連;我們會對進食或異性相伴感到愉悅,那是因為人類若對飲食男女不感興趣,種族必定無法延續(xù);我們在看見蟲蛇、黑暗、腐臭物時,會本能地感到厭惡,則是因為這類事物在昔日的演化進程中,皆有不利生存之虞。

除了純粹遺傳性的不同情緒,人類還發(fā)展出許多微妙、敏感或低劣的情緒。由于自我反省意識的形成,人類得以“操縱”感情,以其他動物無法做到的方式假裝或玩弄情感。前人借由歌曲、舞蹈或面具引起恐懼、敬畏或興奮的感覺,今人則利用電影、藥物或音樂達到異曲同工之效。情緒原是用于回應外在的世界,現(xiàn)在卻經(jīng)常違背原意,成了“為情緒而情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