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老了覺就少嗎?

打雷天洗澡,找死??? 作者:(美)安那海德·奧康納


有個喜劇演員曾經(jīng)說過,人生其實就是一場輪回。年齡越大,我們越接近人生的初始狀態(tài)。老人如孩子,在人生暮年,我們往往變得脾氣乖戾、抱怨連連、疲倦不已。因為沒有牙齒,我們只能吃軟和的食品,我們甚至還用上了尿布。難怪會有人指著我們感嘆:“多么可愛的小老頭!”

說到睡眠,也是如此。和許多老人一樣,嬰兒經(jīng)常都在打盹,所以夜里睡5個小時就足夠了。而老人也是同樣的生活習慣,大多數(shù)美國老人都是早睡早起,70歲時他們每晚睡覺的時間平均比30歲時約少2個小時。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老人并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時間。睡眠可不是像托馬斯·愛迪生曾經(jīng)描述的那樣“完全是浪費時間”,但是隨著年齡漸長,我們似乎確實需要得越來越少。雖然有人認為,老人對睡眠的需求可能有所減弱,但是對睡眠的研究表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真實的情況是睡眠的組成發(fā)生了改變,深度的、能恢復元氣的睡眠階段逐漸減少。還記得我前面提到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吧?這時我們會慢慢進入夢鄉(xiāng),全身的肌肉完全放松;而老人們喪失最多的恰好是這一階段的睡眠。同時,睡眠程度最深、最具有煥發(fā)作用的第三和第四階段睡眠也大幅度減少。事實上,對90歲以上的老人而言,第三和第四階段睡眠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與此同時,睡眠周期中的第一階段,也就是組成淺睡眠的階段反而有所增加。這意味著,可能只是一丁點噪音比如旁邊的人翻個身,就能把老人驚醒。而且,其他因素如疼痛、慢性病、藥物副作用、起夜或其他生理不適,都有可能干擾老人的睡眠。

凡此種種,意味著大多數(shù)老人都會在不得消停中度過一晚。因此,他們在夜里通常睡不了幾個小時?!巴砩喜蛔惆滋煅a”,所以老人們在大白天里通常都會打上幾個盹。如此周而復始。

1992年發(fā)表在《美國老年社會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對45名78歲以上的健康老人和33名20~30歲的健康年輕人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稀松平常的一宿中,老年人組與年輕人組相比,醒來的次數(shù)更多,呼吸障礙的頻率更高,同時還有更多的周期性腿動。這項研究還發(fā)現(xiàn),為了維持白天的日常生活,老人組通常更需要打個盹,而且白天打盹最多的老人往往晚上睡覺也最不踏實。

綜上所述,這并不是說老人不需要更多的睡眠。對老人而言,盡管退休了,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但是這時要想踏踏實實地睡上六七個小時,卻也變成了一種奢望。所以,趁著年輕,好好享受你的美夢吧,總有一天它會離你越來越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