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地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總結:
一是我們的對手或其他企業(yè),在本商圈有什么成功的促銷方法;
二是本商圈的經(jīng)銷商樂于采用什么方法;
三是我們總部策劃的促銷方法有哪些不適合本商圈的地方。
對手是一面鏡子,也是最好的老師。對手吃了虧的活動,我們不要去重蹈覆轍;對手的成功經(jīng)驗,我們借鑒過來,省去一筆市場調研費,比如麥當勞把店開到哪兒,肯德基在它對面開一家就行了。
3. 人和,根本也。
以人為本,財源茂盛。
很多龐大的商業(yè)帝國,由于消費者的“較真”,而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有人歸罪于媒體的落井下石,有人自責危機公關處理不及時。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認為是企業(yè)骨子里對消費者的漠視。
很多企業(yè)注重利益的追逐,而忽視了人心的經(jīng)營,以為這是政治家的事,其實不然。
當消費者投訴了,商場會推給經(jīng)銷商,經(jīng)銷商推給廠家的營銷員,營銷員有時會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潛在的危機壓下去了,當事情搞大了,才發(fā)現(xiàn)錯過了處理的最佳時機。
投訴處理通常是售后服務部門的事情,但是當一個投訴按流程走到因每天“救火”已經(jīng) “審美疲勞”的售后服務部門時,潛在的危機往往已悄然形成了。
所以市場專員在日常走店時若發(fā)現(xiàn)“人不和”的跡象,如營銷員與經(jīng)銷商的關系不和,經(jīng)銷商與商場的關系不和,某商場處理消費者投訴很粗暴,等等,要及時評估對自己的產品有沒有不利的影響,要定期把自己對“人和”的觀察寫成報告。
同時,作為很多市場促銷活動的一線指揮員,你要是平時注意和各地區(qū)的各級營銷人員把“人和”處理得很好,你的活動就會搞得特別順利。
第二斧:獨具匠心——當好“啄木鳥”
如果你是一只“啄木鳥”的話,在企業(yè)里是很容易飛得高的。
為什么呢?
啄木鳥的本事就是抓蟲子,臺灣IT業(yè)最大的老板施振榮,早期創(chuàng)業(yè)時,他的太太就是抓“蟲子”能手,她每天樓上樓下走幾圈,就知道誰勤快誰偷懶;倉庫里走一圈,就知道什么貨被積壓了,要趕緊出貨。
我們內地市場這么大,商圈這么多,每個老板光靠自己的太太去抓“蟲子”顯然是不行的。
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有紀律檢查部門,那是專門針對違法亂紀活動的;有專門的審計部門,那是針對財務紀律的;而市場專員的職能,是觀察市場動態(tài)和經(jīng)營狀況的,所抓的“蟲子”是市場問題。
你要訓練的,而且要常練不懈的本事,就是學會以老板的眼光看問題。眼界不一樣了,自然層次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啄木鳥”容易飛得高的原因。
市場專員是一個新職位,這個職位既有參謀的功能,又有偵察兵的功能。
你如果人品好,市場經(jīng)驗又比較豐富的話,不妨毛遂自薦去積累市場專員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