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病是機體內一種鐵代謝障礙性遺傳病。正常情況下,當機體檢測到體內鐵含量過多時,它會自動減少小腸從食物中吸收的鐵,從而降低體內的鐵含量。因此,即使攝入大量的鐵,我們也不會出現(xiàn)鐵過量,因為過量的鐵被攝入后也不會被吸收。但是對血色病患者而言,機體總認為鐵含量不足,于是會永不停歇地吸收。隨著病情的進展,鐵過量將引起嚴重的后果,會損害關節(jié)、所有重要臟器,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而未經(jīng)診治的血色病會引起肝臟衰竭、心力衰竭、胃腸疾病、關節(jié)炎、不孕不育、心理障礙,甚至癌癥等,并最終導致死亡。
1865年,阿曼德·祖瑟第一次描述了血色病,此后的100多年間這都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病。1996年,科研人員首次確定了這 種疾病的致病基因。從此以后,人們才知道在西歐后裔中血色病基 因是最為常見的基因變異。
阿瑞·戈登罹患了血色病,過量的鐵在他體內沉積了30余年。醫(yī)生告訴他如果沒有及時確診,病魔將在5年內奪走他的生命。還好幸運之門向阿瑞敞開了,一種古老的治療方法即將走入他的生活,幫助他應對鐵過度沉積。但是現(xiàn)在,我們得回到正題。
為什么如此糟糕的疾病會在我們的遺傳密碼中持續(xù)存在、代代相傳呢?正如你所知道的,血色病不是像瘧疾一樣的瘧原蟲感染性疾病,也不是天花一樣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更與吸煙導致肺癌等不良生活習慣無關。血色病是一種遺傳病,從進化角度考慮,既然它的基因在一些人群中普遍存在,難道表明我們需要這 種疾病?
自然選擇的邏輯是,如果某種基因的特性使我們更強大,特別是讓我們在出生前就堅不可摧,那么我們就更有可能生存、繁衍下去,同時將這種特性代代相傳;如果某種基因的特性使我們更脆 弱,那么我們將難于生存、繁衍,同時也不太可能將這種特性延續(xù)。長此以往,物種便在各種遺傳特性間擇其優(yōu)、棄其粕。
那么為什么如血色病一樣的人類天敵會在我們的基因庫中持續(xù)存在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生命與鐵元素的關系,這里指的不單是人類的生命,而是世間萬物的生命。但是之前,我們還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么有時候明知道一種藥物會在 40年后置人于死地,而我們還要服用它?原因之一就是,這是唯 一能讓人不在明天就一命嗚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