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的發(fā)現(xiàn)催化了化學革命,使人們了解了何謂元素、化合物,以及化學反應中的物質(zhì)不滅原理,而這些概念又帶來了今日的染料、塑膠、肥料以及“設計師藥”(譯者注:一種為逃避法規(guī)而改變化學成分、但效果與禁藥相同的藥物)。普里斯特利在他生前就見證了這個革命的誕生。由于拉瓦謝(他很快就死于斷頭臺上)的遠見,才得以用他的新元素——氧的反應,來解釋普里斯特利的主要發(fā)現(xiàn)。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普里斯特利對宗教與政治抱著革命性的信仰,且?guī)缀跏顾兔?,然而他對燃素理論卻到死都還緊抱不放。他最后的狂誕之作乃是《 確立燃素論并反駁水的組成 》(The Doctrine of Phlogiston established and that of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 refuted)。同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普里斯特利和拉瓦謝兩人都訴諸簡樸的科學美學來支持自己的論述。對普里斯特利而言,拉瓦謝不過是在把玩裝了新元素的潘多拉盒子;對拉瓦謝來說,普里斯特利則只是守著一個累贅而沒有實質(zhì)意義的物質(zhì)不放。如今我們知道,歷史是站在拉瓦謝這邊的。
普里斯特利也發(fā)現(xiàn)了光合作用,雖然他并沒有對其完全理解。當時的常識認為,人和動物如果被封閉太久,沒有接觸新鮮空氣的話,就會死掉。普里斯特利和其他人一樣,認為植物也適用這個道理,只不過他相信假設必須經(jīng)過實驗的檢驗。1771年,他在水上的一個密閉容器里種了一株薄荷,卻意外發(fā)現(xiàn)它生長得很茂盛。他測試了容器里的空氣,發(fā)現(xiàn)它能使蠟燭燃燒,老鼠也能存活。普里斯特利備感好奇,于是拿蠟燭在里面燃燒,制造出“受損空氣”(vitiated air),然后再等著看植物能否使空氣再度變“好”。他甚至還用多種不同的植物來實驗,看哪一種能夠讓空氣最快恢復為可呼吸的氣體。1777年和1778年,他在重新檢視這些實驗時觀察到:植物的莖部、綠藻及海藻的氣囊中,會冒出某種“純凈氣體”的泡泡——那就是氧氣。
普里斯特利逐漸了解到,植物與藻類需要陽光才能制造出綠色物質(zhì),而這種物質(zhì)又能制造出純凈氣體,或去燃素氣。了不起的是,他的實驗也使他了解到,綠色植物從大氣中吸取二氧化碳(他所知的“固定氣體”),并釋放出氧氣。然而,對于光線在綠色植物制造氧氣時的關(guān)鍵作用,他卻遲遲未能領(lǐng)略。他后來才發(fā)現(xiàn),英恩浩斯(Jan Ingenhousz)早他一步想出了這項關(guān)聯(lián),而他也極有風度地認輸了。
普里斯特利和伽利略一樣,也曾遭到迫害。但使他和教會及政府不合,甚至使他幾乎喪命的,并不是他的科學發(fā)現(xiàn),而是他的政治信仰。普里斯特利對于思想與言論自由向來熱情擁護且直言不諱,后來他也因而成為全英國臺面上最支持美國與法國革命的人士之一。盡管遭到權(quán)貴與平民齊聲憤怒地譴責,但每當有人心意不堅而退縮時,他照樣緊迫盯人。1791年7月14日,他協(xié)助籌辦一次公共餐會,以紀念已有兩年歷史的法國革命。這正好給他的敵人抓到了攻擊的把柄。當天晚上,一群酒醉的“教會與國王”暴民(編者按:當時的一些保守派民眾,崇敬教會與國王),受到奸言讒語的煽動,同時獲得當?shù)卣S得以自由行動,于是他們洗劫焚毀了普里斯特利在伯明翰的新聚會(New Meeting)教堂,接著又移師去燒毀他的房子、圖書館和實驗室。普里斯特利及其家人在暴民抵達前一步及時逃走了,但也只是一步之差而已——他親眼見到了燃燒的火焰,聽見他的家遭搗毀的聲音。普里斯特利再也未能回到伯明翰。暴民攻擊事件過后幾天,他寫了一封信給他過去的鄰居,信中呈現(xiàn)了一位受傷甚深但又律己甚嚴的人內(nèi)斂的熱情。
你們摧毀了本國乃至任何國家、任何人所曾擁有過的最寶貴、最有用的哲學設備……為了科學的進步,為了我國及人類的福祉……但更甚的是,你們摧毀了多年辛勤研究成果的手稿,我如今再也不可能重新寫過了。這一切,都是針對一個從未傷害過你們,甚至連想都沒想過要這么做的人……在這事件里,我們是綿羊,你們是野狼,我們將保守我們的本性,但希望你們會改變你們的野性。無論如何,對此怨恨我們?nèi)栽高€以祝福。
隨著法國革命日益血腥,普里斯特利在英國的地位也日漸危殆。法國革命分子眼中對他的敬意,以及英國保守分子的怒火,造成了對普里斯特利的沖擊。1792年8月26日,法國立法院決定贈與法國公民權(quán)給某些偉大的自由斗士,普里斯特利位居該名單首位,后面才是潘恩(Thomas Paine)、邊沁(Jeremy Benthan)、威爾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及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遭斬首處決,英國旋即于2月對法宣戰(zhàn)。這時,普里斯特利的同儕親友一個個被扣上叛亂罪名被送往澳大利亞,普里斯特利也沒有選擇余地了。1794年4月8日,普里斯特利以61歲高齡,離開了英國前往美國,而且終生未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