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華萊士之讓
1831年12月27日,剛剛從劍橋大學神學院畢業(yè)的達爾文做為一名無報酬的博物學家,隨貝格爾號揚帆起航,開始了歷時5年的環(huán)球考察。此時他還是一個正統(tǒng)的基督教徒。貝格爾號繞地球一圈,于1836年10月2日回到英國的時候,達爾文已脫胎換骨,沿途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使得他無法再接受基督教《圣經(jīng)》的說教。他留下的筆記表明,至遲在1837年春天,他已經(jīng)堅決相信所有的生物都是進化而來的。從那以后他開始思考生物進化的機制,并在1838年9月28日為了消遣而閱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時,獲得了靈感,開始著手創(chuàng)建自然選擇學說。
達爾文在有了自然選擇的想法之后,并沒有急著發(fā)表。他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之后,到1842年才開始把這個理論記錄下來,并把手稿送給一些朋友征求意見。1856年4月他才開始寫關于物種起源的專著。他甚至做好了在死后才發(fā)表其成果的準備,留下一份遺囑,交代在他死后如何處理他有關進化論的手稿。
在達爾文的專著寫到一半的時候,1858年6月18日,達爾文收到了華萊士的一封信,隨信附著一篇論文。華萊士是一個年輕的生物地理學家,當時正在馬來群島考察。此前,華萊士曾與達爾文見過一次面,通過兩次信,知道達爾文在思考物種起源的問題,但是并不知道具體情況。這篇論文表述了他有關物種起源的想法,請達爾文審稿,如果達爾文認為有價值的話,就轉(zhuǎn)給著名地質(zhì)學家賴爾(Charles Lyell)。
達爾文當然認為這篇論文很有價值,因為它與達爾文的觀點不謀而合,雖然沒有用到“自然選擇”一詞,但是概述了類似的進化機制。華萊士后來回憶說,他是在發(fā)燒時突然想到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而有了自然選擇的想法的??吹阶约呵那臏蕚淞?0年的理論出現(xiàn)在他人筆下,達爾文和普通人一樣震驚。而普通人難以做到的是,達爾文立即將華萊士的論文按其要求轉(zhuǎn)給賴爾,并建議發(fā)表,而寧愿壓下自己的研究成果,讓華萊士獨享殊榮。
賴爾和植物學家胡克(Joseph Hooker)都早就讀過達爾文有關自然選擇的手稿,建議兩人同時發(fā)表論文。達爾文一開始不太愿意,擔心這么做會讓華萊士覺得不公平。最終,在賴爾和胡克的安排下,達爾文1842年手稿的摘錄和華萊士的論文于1858年7月1日在林耐學會一起被宣讀,并發(fā)表在當年的林耐學會學報上。
這兩篇論文的發(fā)表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反響。只有都柏林的一位教授寫了篇評論,給出的還是負面的評價:這兩篇論文中“所有新穎的部分都是錯誤的,而正確的部分又都是陳舊的”。林耐學會的會長在年度總結(jié)時則干脆說那一年沒有任何重大發(fā)現(xiàn)。也是在賴爾和虎克的催促下,達爾文把準備多年的手稿壓縮到三分之一左右,在1859年11月出版了《物種起源》,這才掀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