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鼢鼠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由母親給新生的幼仔哺乳。"女王"一次可生育20~30只幼仔,但是只有12個乳頭--這是唯一一種二者不相匹配的哺乳動物。幼仔們必須耐心等待才能輪流吃到奶水。
·裸鼢鼠的"女王"體型肥大而且非常霸道,如果屬下的工作不符合要求,它就會用鼻子使勁拱它們。就像在士兵們喝的茶中添加溴化物一樣,盡管"女王"通過在自己的尿液中釋放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zhì)來補充性激素,但是繁重的工作和受到的恐嚇這雙重的壓力似乎足以使雌性和雄性"工人"體內(nèi)性激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一只"不育"的"工人"裸鼢鼠,從社會群體中移出來1周后,性欲就會變得十分活躍。
·"女王"和與它交配的雄性裸鼢鼠可以活25年,生育1000多個后代。"女王"死后,在體型最大的雌性裸鼢鼠之間就會爆發(fā)慘烈的戰(zhàn)斗,以此來決定誰會成為下一屆"女王"。一個裸鼢鼠的群體就好像是一個大的、近親繁殖的、出現(xiàn)機能障礙的家庭。因為缺乏與其他群體雜交,這就意味著"工人"裸鼢鼠只能通過幫助撫養(yǎng)自己的"弟弟妹妹"來傳遞自己的基因。
章魚
·--發(fā)達的觸手
看上去,章魚與人類有著無法想象的差異:沒有我們常說的身體,只是在一個頭上抽出8條腕(如果把它們叫做腿或者觸手在生物學上是完全錯誤的)。值得高興的是,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自身體重,它們有一個比較大的腦,僅次于鳥類和哺乳動物,比任何其他動物都要大,而且它們很容易變得厭煩。如果被飼養(yǎng)在接近自然特性的環(huán)境中,它們會生長很快、學得很快而且能夠記住很多被教過的東西;如果被飼養(yǎng)在裸露的容器中,這些特性都會變得很差。它們能夠記住有可能會找到食物的地方,以及它們被捕捉過的地方。雖然章魚大多數(shù)時候是獨居的,但有證據(jù)表明,如果群居在一起,它們能夠進行交流,建立等級制度并且會避免沖突。因為所有這些原因,章魚在英國的實驗室里享有同脊椎動物一樣的法律地位。
·章魚所不擅長的是辨別其他同類的性別(章魚在英語里復數(shù)形式是octopuses或者octopodes,而不是octopi,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而不是拉丁語)。把兩只章魚放在一個容器里,它們就會進行交配,而不在乎對方的性別。相擁在一起的兩只雄性章魚,通常會在30秒鐘之內(nèi)若無其事地分開,但是有些時候這種雄性之間的擁抱會持續(xù)好幾天。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兩只擁抱在一起的章魚甚至并不屬于同一物種。盡管日本的藝術家固執(zhí)地癡迷于用一條巨大的章魚同時刺激婦女的8個性敏感區(qū),但章魚的交配是一件文雅的事情,在一個長度不超過它們的腕的距離內(nèi)進行。雄性章魚的8個腕之中有一個是用于交配的,因而與其他的腕有所不同:腕的下面有一個凹槽;頂端可以抓握,叫做唇舌,有些種類還可以充血膨脹,與哺乳動物的陰莖非常相似。雄性章魚通過這個腕小心地把一包精子放入雌性章魚外套膜上相對應的窄縫里(位于身體上或頭部)。然后唇舌會折斷,并留在了雌性的體內(nèi)。雄性章魚在交配后的幾個月內(nèi)就會死去。盡管章魚能夠再生缺失的肢體,但是卻不能再生一個新的用于交配的腕。
·雄性紫毯章魚有較高的性別辨認能力。它的技巧是折斷自己用于交配的腕,放置在雌性身體的某個部位上,然后就游走并死去。假設這大致就相當于一條小小的鯡魚靠近一條巨大的藍鯨,而且雌性紫毯章魚不可能注意到雄性的存在。之后,雄性離體的那條用于交配的腕會爬進雌性的鰓的裂縫里,并在那里存活長達一個月的時間,直到雌性的卵細胞成熟。然后雌性章魚取出這條腕,像在一杯咖啡中加入一包糖一樣,撕開它,把里面的精子灑在它的卵細胞上。
·章魚不但機智而且同樣也很靈巧。它們能夠打開果醬罐,以石頭作為工具砸開貝殼,揮舞折斷的水母觸手當作武器。有些種類能靠兩條腕來"行走",看上去就像兩足動物。它們利用自己身體肌肉進行的水流噴射產(chǎn)生的反作用力來前進,速度能達到每小時40千米。它們甚至能利用這種方式來"飛行",把自己完全噴射出水面來逃避捕食者。因為章魚沒有骨骼,身體上唯一堅硬的部分只有像鸚鵡一樣的喙,這使得它們能夠擠過如同它們眼球一樣小的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