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爸爸媽媽,教教我吧(1)

善解童貞: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性教育 作者:胡萍


——兒童的生殖健康與保護

第三節(jié) 我們?nèi)绾螌⒆又v解生殖器

父母需要把握的5個原則

·有問必答

·有問才答

·適時適度

·傳遞健康的性價值觀

·盡量減少和避免與舊文化的沖突

日常生活中,孩子提出有關(guān)性的問題的時候,就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最好的教機,父母把握住這個教機并且自然準(zhǔn)確地回答孩子的性問題,就能夠使性教育自然而然地進行下去。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事先儲備相關(guān)的知識,學(xué)習(xí)與兒童交流性問題的技巧,不可以打無準(zhǔn)備之仗。在對孩子講解與生殖器相關(guān)的知識時,父母需要把握五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有問必答。孩子提出了關(guān)于生殖器的問題,說明他的認(rèn)知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解這個問題的水平上了,父母對孩子的問題必須正面回答,不可以逃避和推脫。一些父母因為沒有準(zhǔn)備,當(dāng)孩子突然對生殖器提出問題的時候,父母慌亂之中采用了回避的方式,沒有回答孩子的問題。小魚的爸爸正是這樣做的。

小魚是個3歲的男孩,在和爸爸一起洗澡的時候,小魚指著爸爸的雞雞問:“爸爸,這是什么?”爸爸反問小魚:“你說這是什么?”小魚笑嘻嘻:“這是牛牛!我跟爸爸都有!” 爸爸:“是啊,你跟爸爸是男人?!?/p>

如果小魚的爸爸有準(zhǔn)備,在交流的時候可以將生殖器的名稱告訴孩子,小魚已經(jīng)知道生殖器的俗稱叫“牛?!?,他想知道的是生殖器的“大名”。所以爸爸在交流時可以坦然地告訴小魚:“這是陰莖,有時候我們也叫它牛牛。”

第二個原則,是有問才答。孩子提出了問題,父母才進行回答。對于6歲以前的孩子,父母與孩子談性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父母是否繼續(xù)解答孩子的問題決定于孩子是否繼續(xù)往下問。當(dāng)父母的答案讓孩子非常滿意時,孩子就不會繼續(xù)追問,父母也就不再繼續(xù)解答了。此外,當(dāng)孩子問一些大人性行為的過程,例如“爸爸的生殖器是怎樣與媽媽的結(jié)合,精子和卵子就可以在一起”這類問題時,對于6歲以前的孩子,我主張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爸爸的陰莖進入媽媽的陰道”,一些父母使用這樣的解釋給自己帶來了很多麻煩。有個5歲左右的男孩,從書本和他爸那里知道,雞雞要進入陰道,然后精子才會與卵子相遇,懷孕生孩子。這件事情顯然令他印象深刻。有一次媽媽給他洗澡后面對面地抱著他,他竟用腿圍著媽媽的腰,還自言自語地說:“我的雞雞進入媽媽里面了。”過了兩天,他又突然說要和媽媽結(jié)婚,并且說他的雞雞要進入媽媽陰道??梢妼?歲前的孩子提的問題,父母可以用試探性的簡單的答案來回答,比如 “爸爸媽媽的生殖器碰一下精子和卵子就結(jié)合了”。如果孩子不繼續(xù)追問生殖器結(jié)合的細節(jié),就不要繼續(xù)給孩子解釋。

第三個原則,是適時適度。孩子問什么,就直接回答什么,答案要簡單明確,適合孩子的認(rèn)知年齡。比如5歲的孩子問小雞雞為什么會變硬,父母可以告訴他“小雞雞要尿尿了所以變硬”,孩子便能夠理解你的答案。如果你告訴孩子“這就是勃起,是因為陰莖海綿體充血引起”,這樣的答案包含了5歲孩子不能夠理解的海綿體、充血、勃起等概念,超出了孩子的認(rèn)知接受能力。這樣一來他會進一步提出什么是陰莖海綿體,什么是充血等問題,你將無法對一個5歲的孩子講明白這些知識,使自己進退兩難。但一個12歲的孩子問父母同樣的問題,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這就是勃起,是因為陰莖海綿體充血引起”,孩子可以應(yīng)用相關(guān)的書籍幫助他認(rèn)識“海綿體、充血、勃起”這些概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