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貪玩是兒童天性

接納孩子 作者:小巫


隆冬雪后的一天,戶外陽光明媚,我?guī)е畠汉土硗庖晃恍」媚锲G麗到樓下院子里玩兒。她倆分別拿了一只小鏟和小耙子,找到一棟樓后一片小樹林,開始挖地上的積雪。我建議她倆把鏟下來的雪塊放在樓臺上,讓太陽施展“魔法”,把雪塊和冰塊變成水。她倆興奮地賽著挖,看誰挖出來的雪塊大,一塊一塊地擺放在樓臺上,看著它們從固體變成液體,滴滴答答地往地上滴水??戳艘粫?,兩人又討論了一下太陽好不好,我們能否靠近,挨得太近了我們是不是也化了。

那個位置恰巧挨著樓頂排水管出口處,地上結(jié)了一些冰,也積了一些水。她倆發(fā)現(xiàn)這個寶地之后,又開始忙碌地剁冰、鏟水、挖土。我女兒嫌自己的耙子盛不上水,跟艷麗交換她的鏟子;艷麗發(fā)明了耙子盛水的辦法,示范給我女兒看。兩個三四歲的小姑娘專心致志地玩兒了一個多小時,滿頭滿臉滿身的泥點兒,最后心滿意足地離開樹林,到游樂場蕩秋千去了。

如果換了其他的一些家長,他們可能不會“縱容”這兩個孩子這么玩兒。因為在這些成年人眼里,這樣玩兒讓孩子手臟了、衣服濕了臟了、手冷了、身上也冷了,還可能凍病了。他們也許根本不允許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停留,而是最好呆在溫暖的家里,跟著他們念書認(rèn)字、背誦詩詞。

事實上,這樣玩兒,有助于孩子認(rèn)知雪和冰的模樣、質(zhì)地和手感,觀察冰雪融化的過程,體會太陽的溫度與冰雪之間的關(guān)系,了解泥土在冬天的觸覺,通過一系列踩、踏、剁、挖、鏟、盛、搬運的動作,鍛煉她們的協(xié)調(diào)性,開發(fā)她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于那種安靜的學(xué)習(xí)來說,這種又臟又亂的活動才是適合兒童年齡段的學(xué)習(xí)。

玩耍,是大自然賦予兒童的一件特殊禮物。剛出生的小寶寶,身體尚沒有說話、走路、自理的本事,大腦卻已經(jīng)具備了歸納、提煉、認(rèn)知的能力。這種天生的智慧,需要與自由的玩耍相結(jié)合,寶寶才能按部就班地健康成長。

在成年人看來,讓兒童自由地玩耍,會帶來很多“副作用”。比如,會弄臟了身體和衣服,會弄亂了家里的擺設(shè),有時會搞得灰頭土臉,有時又弄得全身濕透,甚至有時會出危險。

讓寶寶自由玩耍,對成年人來說的確比較麻煩,既需要我們事后勤奮地收拾和洗刷,又需要我們巧妙地引導(dǎo)和保護(hù)。我們多費心不怕麻煩,換來的是寶寶身心健康的發(fā)育和成長。如果我們怕麻煩,將寶寶的玩耍視為調(diào)皮搗蛋,阻止寶寶的玩耍,我們則阻止了他們思維的發(fā)展,妨礙了他們智力的進(jìn)展,拖累了他們成長成熟的腳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