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肺是“氣之本”,它的任務就是制造“氣”(2)

百病不生:五臟氣血通補真法 作者:王彤


我說,選用哪一種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說法,只要按照你自己的口味來選擇,自己喜歡吃就好。

誠然,這些食材本身平常無奇,但經過先人智慧的打磨,它們已經變成一味味有效的奇藥。何必舍近求遠,遭“苦口”之罪呢?好吃、好用又好做的佳肴就可以讓咳嗽消失得無影無蹤。

哮喘:手上就有通肺氣的良藥

哮喘發(fā)作的時候,應區(qū)別寒哮和熱哮進行治療,寒哮當溫化散痰,熱哮當清熱祛痰,千萬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現(xiàn)在的城里人多數沒見過拉風箱,也不知道風箱是什么樣子。在上個世紀的“鐵鍋時代”,小鎮(zhèn)或鄉(xiāng)間時常游走著一些補鍋匠,他們用來鼓風熔鐵的封閉性長條形爐子,就叫做風箱。風箱拉動時,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呼呼”聲,就如同哮喘病人一進一出的喘息聲,因此很多人把哮喘形容為“拉風箱”。

這個比喻聽起來有些刻薄,可實在是再形象不過,以至于當年一說某人“拉風箱”了,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很多原本很溫馨的回憶消失了,但是同樣的疾病卻沒有消失,在當今社會,哮喘仍然嚴重地困擾著很多人的健康。

通常意義上說,哮喘是比較溫和的,只需簡單的治療即可,即使是嚴重的,經過認真調養(yǎng),也比較容易治愈。

哮喘最忌諱的是延誤治療,一旦延誤就有可能發(fā)展為肺氣腫、肺心病、呼吸衰竭、心臟衰竭,嚴重的甚至死亡。另外,哮喘病人身邊應該隨時都有人照顧,否則也容易發(fā)生不測。

我老家有個親戚,就是在去趕集的途中哮喘發(fā)作,被一口痰憋住,可憐當時老人家身邊連個人影也沒有,更不要說有懂醫(yī)的人,因此最后當他被路人發(fā)現(xiàn)送到小鎮(zhèn)醫(yī)院時,已經因痰堵氣管時間過久而呼吸停止。

中醫(yī)認為,哮喘是由于肺、脾、腎三臟的功能不足,致使體內的津液凝聚成了“宿痰”,潛藏在我們的肺里。如果此時碰到點兒風吹草動,比如外感風寒暑濕等邪氣、疲勞過度或者吃了什么不合適的食物等,這些潛伏在我們體內、不甘寂寞的“宿痰”,就會找機會一涌而出,阻塞我們的肺氣,導致哮喘發(fā)作。

也就是說,哮喘的主要病因是“宿痰內伏”,正如《 癥因脈治?哮病 》所記載:“哮病之因,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于內?!敝嗅t(yī)認為,肺朝百脈,對血的運行有推動作用。哮喘病人如果肺功能不好,則可導致血淤;哮喘時間長了,肺氣也會被損耗,氣虛血運無力也會導致血淤;痰淤再和它相互糾結,就會使得哮喘反復發(fā)作。因此,肺脾腎三臟氣血失調、經絡淤阻是哮喘反復發(fā)作的主要原因。

從類型上看,哮喘有寒哮和熱哮之分,如果把二者混淆了,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加重病情。

前幾天我就遇上這么一位病人。那天一早,我剛到醫(yī)院,就見到一位老人在一個小女孩的陪同下,一路咳喘著走進診室。當時老人呼吸急促,不停地咳嗽,而且面色發(fā)青,雖然是七月,屋里空調溫度也不是很低,可老人卻好像冷得厲害,不停地發(fā)抖。小姑娘一見到我就帶著哭腔說:“醫(yī)生醫(yī)生,快看看我爺爺,他喘得不行了!”

我最聽不得哮喘病人的哮鳴音,一邊安慰小女孩,一邊為老人望聞問切:老人舌苔白滑,脈象浮緊,咳出的痰也是清稀白色的,這是典型的寒性哮喘的癥狀。我問小女孩給爺爺吃過什么藥沒有,她說吃了定喘片。那時她爺爺的備用藥正好用完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她便自告奮勇地跑去藥店買藥,售藥員一聽是治哮喘,二話沒說就給了她定喘片。聽完這些,我一下子明白了老人為什么喘得那么厲害了,原來是藥不對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